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財政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為全面落實政府習慣性“過緊日子”要求,撬動財政資金提質增效,臺山財政以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抓手,科學開展政府投資項目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精準踐行“小錢小氣、大錢大方”理念,不斷優化評審工作方式,持續提供優質高效評審服務,確保財政資金精準流向發展的關鍵節點與民生的急切需求之處。
一、算好資金“節流賬”,量入為出“守財關”
堅持客觀、公平、公正的評審原則,努力踐行“不唯增、不唯減、只唯實”評審理念,積極做好項目的預算、結(決)算審核等造價管理工作。一是堅持依法依規開展評審,壓實項目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及評審機構工作職責,嚴格規范評審工作程序,確保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全過程的合法性和規范性。二是深入現場勘查,核實項目工程量,做細做實項目預結算,有效發揮預算評審事前管理和源頭控制的作用。三是借助大數據與開展廣泛的市場調研,提高對材料詢價、項目對數、踏勘現場取證等關鍵環節的監管力度,確保各項材料價格公允合理。2024年,我市審定結案的工程預算項目107項,總造價13.19億元,審結總造價12.11億元,核減率8.16%。審定的工程結算項目716項,總造價17.52億元,審結總造價16.65億元,核減率4.93%,充分發揚“干毛巾也要擰出幾滴水”的韌勁,有力推動項目降本增效。
二、錨定評審“關鍵點”,精打細算“增效益”
靠前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實時掌握重大重點項目評審進度,有序推動完成各類項目的評審工作。鑒于我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債券項目、專項資金項目等建設工程具有前期工作需時長、有一定投資規模、社會效益深遠且涵蓋專業領域多的特性,提前安排審核人員介入項目籌備階段,認真研究項目規劃和可行性報告等資料,精準把握項目資金需求與投向重點,做好前期調研與資料收集,有效壓縮項目評審周期。同時主動做好與建設單位對接,梳理項目所缺資料及審批手續,通過“一次性告知”,讓建設單位清晰了解送審要求,精簡送審資料清單,減少不必要的資料重復提交,有效提升財政投資評審的效率與質量,確保各項重大項目按時序進度穩步推進,盡早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三、優化服務“提效能”,能力提高“續新航”
一是優化評審機制。以提高建設項目的財政性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采用自行評審和委托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審核并行的模式,拓寬評審視角,并對委托的項目進行及時跟蹤,確保項目投資評審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運行。同時搭建起建設單位和內部的常態化會商機制,做好重點項目評審各個階段的有效對接,確保評審數據、分析和評價立足于客觀事實,提升評審質量。二是優化評審隊伍。充分認識建設高層次、高素質評審隊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集中學習、自主學習和業務培訓等系列方法,不斷增強評審人員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如:不定期選派業務骨干到廣州、江門等地參加培訓和專題研討;學習先進的核算方法和報表編制技巧,提升核算精準度;與其他市區交流評審經驗、探討疑難案例解決方案等,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發展的實際成效。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