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財政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根據《中共江門市委關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江發〔2018〕8 號)相關文件精神,形成了《臺山市2023年度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一、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體情況
截至2023年末,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1,708,648.94萬元,負債總額357,347.33萬元,凈資產總額1,351,301.61萬元。
按資產構成劃分。資產總額中,流動資產273,435.84萬元,占比16%;無形資產凈值26,174.27萬元,占比1.53%;固定資產凈值308,485.87萬元,占比18.05%;在建工程204,945.70萬元,占比11.99%;長期投資367.10萬元,占比0.02%;公共基礎設施凈值844,588.18萬元,占比49.43%;政府儲備物資120.72萬元,占比0.01%;保障性住房凈值19,590.75萬元,占比1.15%;工程物資8,330.05萬元,占比0.49%;長期待攤費用8,727.63萬元,占比0.51%;其他非流動資產13,882.83萬元,占比0.82%。
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一)建立健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出臺《臺山市行政事業單位常用公用設施配置標準(試行)》和《臺山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修訂)》,促進國有資產管理法治化、規范化。
(二)持續推進閑置資產盤活利用。加大財政統籌力度,將低效運轉、長期閑置的國有資產進行分類盤活,探索建立共享共用和調劑機制,通過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系統不定期公布低效閑置辦公設備,推動實現資產在各級單位、部門間的調劑使用。
(三)開展清查整治工作,規范國有資產管理。2023年開展鎮(街)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對查出問題進行臺賬管理,明確整改要求及時限,涉及的鄉鎮已在2023年底完成整改,同時督促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堵塞監管漏洞。
(四)積極推進公共基礎設施資產入賬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工作部署,根據會計準則和財政部對公路、水利、市政基礎設施會計核算工作有關要求,對存量公共基礎設施等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登記入賬,更真實、完整、全面反映國有資產管理現狀。
(五)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基礎性工作。一是建立資產動態管理機制,日常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監管、應用、分析;每月依托財政部統一報表系統以資產月報的形式報告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情況。二是推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系統全部并入“數字財政”系統,實現“大財政、大預算、大資產”的管理理念,以及資產管理模式從原來的數據登記和報表上報系統向全生命周期線上實時管理轉變,從原來孤立的資產系統向全財政業務貫通轉變。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取得成效
(一)資產使用效益顯著提高
2023年,我市加強資產出租出借和處置管理,資產收益繼續提升。一是持續實施公開招租,提高資產出租行為的透明度,經審批同意面向社會出租的資產,均通過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以不低于評估價進行公開招租,避免超年限對外出租物業、低價出租等行為。二是加強待報廢閑置資產的處置力度,對已淘汰不用或損毀的資產及時履行資產報廢審批手續,避免造成廢舊資產堆積。
(二)有力保障公共服務事業發展
1.教育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23年始終聚焦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主線,奮力推動全市教育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一是教育成績出新出彩,中職類本科上線人數持續領先江門其他地區。二是改革創新向上向實,推動新會-臺山跨區域集團化合作辦學全學段覆蓋。三是教育惠民走心暖心。實現全市17個鎮(街)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全覆蓋,建成特殊教育資源教室19個。
2.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2023年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通過一體化的建設、管理及服務,扎實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縣域內住院率達89.2%,基層就診率達66.93%,努力打造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的“臺山樣板”。
3.文化事業更加繁榮。全市313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100%全覆蓋目標,多項公共文化服務指標繼續保持在全省、江門市前列,提升民眾文化資源獲得感、幸福感,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國道G240線臺山大江至那金段改擴建工程、省道S386線臺山那洲至端芬段等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絡體系,加強與周邊區域互聯互通,優化營商環境。
2.加快完善農村公路路網建設。大力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全市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雙車道比例達96.1%,縣道三級公路占比達60%,2022年、2024年分別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全國示范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格局不斷拓展,為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交通支撐。
(四)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提升居民幸福感
著重推進住房保障保民生,逐步滿足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各類保障對象住房需求,讓住房困難群眾住有所居,對轄管房源進行動態化安全檢查,積極做好住房保障服務工作。同時,為富華新村、永和新村、纏溪公租房、市工業新城的公租房安裝兒童游樂服務設施和健身器材,豐富租戶的娛樂生活。
(五)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物遺產保護傳承
一是加強文物活化利用,充分利用館藏文物資源,挖掘其文化內涵,策劃專題展覽“尋路記——新寧鐵路歷史及遺址展”,向公眾展示恢宏的華僑奮斗史,增強文化自信。二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展2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臺山市縣立中學教學大樓修繕工程和臺山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
四、未來工作思路與措施
(一)進一步夯實資產管理架構。完善“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三個層次監督管理體系,各部門單位各司其職,有效編緊織密資產監管網絡。進一步壓實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將主管部門履行資產管理職責情況列入財政監督和審計監督重點。進一步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具體管理主體責任,完善資產管理內控制度,按規定夯實各項基礎管理,將管理具體責任落實到崗到人。
(二)提高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數據質量。一是加大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指導,進一步提高資產報表數據質量,夯實國有資產管理基礎。二是加強資產管理隊伍建設,以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為依托,推進其與“數字財政”系統有效銜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整體水平。
(三)規范資產日常監管。一是加大基礎管理力度。充實管理力量,抓好制度執行,進一步摸清各類資產家底,明晰權屬,徹底消除錯漏。二是加大考核評價力度,探索完善國有資產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硬化責任約束。三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決查處違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的行為。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