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公安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近日,臺山市公安局三合派出所成功勸阻一起“網絡虛擬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為群眾止損15000元,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守住了群眾的“錢袋子”。
案 情 回 顧
近日,轄區居民邱先生因資金需求接觸到一家網絡貸款平臺,該平臺承諾快速放款,且無需征信查詢,邱先生便下載貸款APP,并提交自己的個人和銀卡信息。而后,事主發現微信有一名自稱客服人員申請好友。通過微信語音通話,“客服”聲稱邱先生填寫信息有誤,貸款無法進行放款。“客服”表示邱先生可以通過另一種途徑貸款,讓其先轉賬“貸款激活費”,并稱在審核通過后,會把這筆費用和貸款一起返還到邱先生的銀行賬號上。
正當邱先生準備轉賬時,想起平日里派出所的反詐宣傳提醒:“向陌生人轉賬前,可以先向公安機關核實,確認無誤再進行轉賬”。于是,決定先到派出所進行咨詢。
到達派出所后,邱先生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情況。民警立即意識到這是一起典型的網絡貸款詐騙案,并詳細解釋了詐騙分子的常見手法:首先以低門檻貸款吸引受害者,然后通過收取高額的“激活費”“保證金”等方式進行經濟詐騙。

民警還向邱先生展示了近期的網絡貸款詐騙案例,指出此類騙局往往利用受害人急需資金的心理,通過虛假的宣傳和承諾,誘導受害者進行不真實的交易。事實上,任何要求在貸款發放前繳納費用的行為都應當引起警覺。
在民警的幫助下,邱先生不僅避免了財產損失,還對網絡貸款詐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表示,此次經歷讓他深刻意識到,面對誘人的網絡貸款廣告時,必須保持警惕,核實所有信息的真實性。
網絡貸款詐騙有幾個顯著的特征
符合以下幾點的其中一點
就要高度警惕了!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