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交通運輸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發改投資[2012]2492號)、《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粵發改重點[2012]1095號)、《廣東省關于對重大事項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現對評估工作事宜公告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1、主要背景及前提工作進度
2018年6月,廣東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上提出“廣東要以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為重點,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發展思路,強調要改變傳統思維,轉變固有思路,突破行政區劃局限,全面實施以功能區為引領的區域發展新戰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構成的發展新格局。
珠海作為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目前具備了以廣澳高速、廣珠西線、江珠高速、廣珠鐵路、廣珠城際軌道組成的向北輻射的快捷通道,向東承接香港輻射的港珠澳大橋已于2018年10月通車,向江門西部及粵西地區的輻射的通道目前完全依靠西部沿海高速,由于黃茅海的阻隔,線型較為迂回。港珠澳大橋及連接線、洪灣至高欄港高速(規劃)、香海高速(規劃)面臨斷頭路的窘境。而隔江相望的江門臺山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土地資源豐富,環境承載能力強,珠海與江門兩市的直接連接將為江門及陽江等粵西地區提供新的經濟增長極,提高地區經濟活力。
黃茅海大橋是港珠澳大橋西拓通道的重要組成,形成連通粵西地區的重要通道。項目建設對于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的功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還可有效促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集聚,進一步強化珠海橫琴自貿區、高欄港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聯動發展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工作正在進行中。
2、工程建設范圍
項目推薦方案起點在珠海市平沙社區與鶴高高速順接,向西經過擬建濕地公園南側,跨越崖門口黃茅海水域,依次跨越崖門出海航道東東航道、東航道、西航道,至臺山赤溪鎮福良村,再向西經過月灣村,經豬乸潭水庫北側,設兩座隧道分別穿越獅山、雞山,經鯉魚水庫西側,終點于臺山斗山鎮中和村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對接新臺高速,路線全長30.320km,其中主線橋梁總長23930m/20座,其中技術復雜特大橋3370m/4座,大中橋20560m/16座,涵洞10道,隧道2085m/2座,互通立交4處,主線收費站 1處、東山互通匝道收費站 1處。
3、項目建設內容
技術標準:本項目推薦采用設計速度100km/h的六車道高速公路,路基寬33.5m,橋梁寬33m。
建設內容:路線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綠化及環境保護工程、臨時工程等。
建設期限:本項目計劃于2020年底全線開工建設,2024年底建成通車,計劃建設期4年。
二、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內容
1、建設單位委托咨詢單位進行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工作;
2、咨詢單位根據國家、省市等各級部門的相關文件,對工程和線路沿線區域的風險源進行初步分析,確定風險分析的主要工作內容,并將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的相關信息進行公示;
3、咨詢單位對工程進行詳細分析,對社會穩定風險源進行調查分析,征求各方面對工程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4、咨詢單位完成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書。
三、查閱項目及社會穩定分析主要內容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認為有必要時,可向風險評估機構索取補充信息,時間為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
四、公眾參與主要方式
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傳真、電話等方式向建設單位、咨詢單位發表對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五、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方式和期限
公示時間:2019年 5 月 20 日至2019年 5 月 30 日,相關人士可在公示時間內以實名方式向項目評估機構提出書面意見,書面意見要求包含姓名、聯系方式、單位或住址等意見人相關信息。
項目建設主體: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
聯系人:羅樂根 電話:13928897894 郵箱:563553064@qq.com
單位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寺右新馬路111-115號五羊新城廣場706房
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機構:廣州市恒津路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周江明 電話:13710983462 郵箱:hengjin308@163.com
單位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漢溪大道中漢興中路57號保利大都匯B6棟11樓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