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教育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引導廣大師生及學生家長爭做文明創建的傳播者、踐行者。近日,市教育局組織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活動。
文明倡導“有聲有色”
3月22日,“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臺城第二小學主會場拉開帷幕。儀式上,市教育局機關黨委負責同志、臺城第二小學校長、學生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先后發言,共同倡導講文明、樹新風;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代表簽名表達爭當文明新風的傳播者、踐行者的堅定決心。

▲臺城二小

▲新寧小學

▲聯合職校

▲武溪中學
文明教育“入腦入心”
全市各學校迅速行動,深入推進文明禮儀“進課堂、進頭腦”,通過主題班隊會,向學生普及個人儀表、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文明常識,教育引導青少年兒童崇德修身、明禮雅行,努力成為建設文明家庭、涵養良好家風的“小小帶頭人”“小小當家人”。

▲培英職校

▲聯合職校

▲育英中學

▲廣大臺山附中

▲任遠中學

▲萃英中學

▲都斛中學

▲北陡中學

▲新寧小學

▲臺城二小

▲東暉小學

▲白水小學

▲桂水小學

▲水步中心小學

▲水步義育小學

▲大江中心小學

▲三合中心小學

▲三合那金學校

▲斗山中心小學

▲白沙中心小學

▲都斛南岡小學

▲川島中心小學
文明實踐“見行見效”
全市各學校緊密圍繞“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整個城市”工作目標,聚焦家校聯動,廣泛開展“親子創文知識問答、親子創文知識宣講、親子志愿服務”等活動近千場,有效帶動全市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文明城市創建濃厚氛圍。

▲新寧中學

▲新寧小學

▲培正小學

▲臺城二小

▲臺山一幼
文明宣傳“進門進戶”

▲新寧小學

▲臺城二小

▲東暉小學
文明意識“樹立樹牢”
作為一名新時代少先隊員,我們應當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有禮有節,德才兼備,為成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新寧小學學生 陳淑穎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應該遵守文明,講究文明,爭做文明市民。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和諧社會,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文明城市的建設者、維護者和受益者。
新寧小學學生家長 容艷嫻
學校里“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的活動很有意義。文明,它在舉手投足間展現出一個人的涵養。文明駕駛,禮讓行人,排隊讓座……我們都愿意做這樣文明的人,為城市文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臺城二小學生家長 李麗燕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文明的小主人和文明的傳播者,我會用我的智慧和力量為城市增光添彩,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育英中學學生 李緣情
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應該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孩子做好榜樣,率先垂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文明的傳播者和踐行者,為創文出力。
育英中學學生家長 袁曉容
創建文明城市是一件造福人民、惠及千家萬戶的好事。作為臺山市市民,我們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文明城市的創造者。我們要講文明,懂禮儀,向家人、朋友宣傳文明,展示文明形象,爭當一名文明學生。
伯宏小學學生 陳言希
“創建國家文明城市”是一項全民性的活動,是每個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把“文明”的理念送給親朋好友,讓文明走進我們的家園,讓文明變成每一個人的自覺行為,用實際行動積極支持臺山市創建國家文明城市。我們有責任、有決心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理念,做一名合格的文明公民。
伯宏小學學生家長 梅素娟
臺山創建文明城市,造福臺山人民,營造優良秩序,提供優質服務,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臺山水更美,臺山人更強。創建文明城市以來,臺山人幸福感滿滿。
東暉小學學生家長 陳寶連
自從創建文明城市后,家鄉臺山面貌煥然一新,我們要為創建文明城市添光彩,說文明話,做文明事,享文明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爭當新時代文明學生。
東暉小學學生 黎梓樂
創則必成,創則必實,創則必優。臺山市教育系統聚焦“一項不弱、全面進步”工作目標,持續加大創建文明城市宣傳和實踐工作力度,進一步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著力形成“氛圍更濃厚、參與更廣泛、成效更明顯”的創建文明城市生動局面。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