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教育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4月27日,全市校園安全暨預防學生欺凌專題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指出,要樹牢一種意識,真抓實干防患“未”然。牢固樹立“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的責任意識,針對當前預防學生欺凌事件力度不足、精度不夠等問題,迅速組織全市德育骨干力量,分析研究“發生學生欺凌的各種表象”“易被欺凌的學生群體類別”“學生欺凌施暴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問題,形成有具體解決問題路徑的預防學生欺凌工作手冊,做到“措施得力、處置科學”,確保校園無欺凌、青春無傷害。
會議強調,要緊密兩個結合,強基固本守護“成”長。一方面要和品德教育工作相結合。深刻認識青少年思想成長和心理發展的特征,主動創造教育契機,持續創新德育載體,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讓每一塊“頑石”、每一棵“小草”都有體驗出彩、感受成功的機會,讓學校活力四射、生氣勃勃。另方面要和防流控輟工作相結合。秉承“不放棄一個學生”的原則,有一絲希望就作百分努力,通過上門家訪、專人跟蹤輔導等方式,助力待進學生適應校園生活,成長成才。
會議要求,要夯實三項措施,聚力賦能增色“年”華。在“人防”方面,建立完善預防學生欺凌工作方案,及時優化工作領導機構,建強各職能專班,做到“定崗定責、見人見事”;多形式常態化開展“學生欺凌”宣傳教育,做到宣傳教育“無處不在”,營造預防學生欺凌濃厚氛圍;加強重點時段學校隱蔽場所值班巡察力度,確保校園全天候、全方位處于有效監督之下,鏟除欺凌滋生“土壤”。在“物防”方面,設立“防范學生欺凌”公開舉報郵箱和信箱,定期收集整理,及早及小掌握信息,讓欺凌隱患或萌芽“見光就死”,切實避免不良事件發生;進一步激發校園周邊巡邏制度效力,及時發現并化解矛盾沖突。在“技防”方面,充分發揮智能監控作用,力爭易發生欺凌的場所監控安裝全覆蓋,增強校園欺凌技防震懾效應;設立“學生欺凌”專項心理輔導時段,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會議強調,要優化四項制度,守正創新共襄“人”和。一是“聞風而動”的響應機制。始終保持“聞”的敏感和“動”的敏捷,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善于從傾向性苗頭中發現問題,強化追蹤并嚴格按照流程果斷處置,謹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二是“雷打不動”的排查機制。結合“11類重點學生群體”臺賬管理,密切關注易受欺凌學生群體,通過定期談心談話、問卷調查等形式,并發揮“朋輩”作用,及時掌握隱藏的“學生欺凌”問題,切實提高預防學生欺凌的精度和準度。三是“同心互動”的共育機制。多渠道開展防范學生欺凌知識宣傳,提升學生家長“一葉知秋”的防范敏銳力,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深入推進《家庭教育促進法》落地落實,選樹宣傳一批家風正、家教好的模范家庭,引導廣大學生家長涵養優良家風、真情陪伴成長,引領孩子積極進取、與人為善。四是“緊密聯動”的協作機制。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堅持以案釋法、以案示警,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自覺抵制“學生欺凌”,攜手共度花樣年華;主動聯系轄區派出所,確保學生上、放學等“學生欺凌”易發時段“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強化震懾作用;堅持走好預防學生欺凌工作“群眾路線”,緊緊依靠村(居)力量,針對性開展重點學生群體幫扶工作,夯實預防學生欺凌外圍防線。
會議還就“五一”假期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會議強調,全系統上下要嚴格落實“非必要不離江、不出省”防控要求,并嚴格按照要求依時高質量做好人員信息統計、健康狀況報告、出行情況摸排等工作,全面精準掌握全市師生健康狀況和出行情況;實行“AB式”假期值班值守制度,確保全系統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和響應機制24小時在線運行;落細落實節后返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力求第一時間排除疫情風險。
會上,臺山市教育局分管負責同志總結上一年全市校園安全工作并對當前及下一階段工作進行部署。市教育局分別與各學校簽訂《2022年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并頒發“2019—2021年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2021年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等獎項。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