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林業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科技創新始終是驅動種質資源優化與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2025年伊始,臺山市紅嶺種子園聯合省林科院及多家高校,圍繞無人機輔助授粉與太空育種技術展開攻關,推動種質創新與林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頻發,濕地松二代種子園面臨結實量不高、出籽率偏低等問題。傳統人工輔助授粉雖能提升產量,但受限于日益攀升的人工成本,已難以作為常規管理手段在生產上應用。為此,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任務“濕地松種子園智能化高效經營技術研究與示范”的支持下,省林科院選擇紅嶺種子園為主要試驗點,探索智能種子園建設技術。
3月4日至3月5日,省林科院國外松研究團隊聯合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極飛科技的科技研發人員,攜帶極飛農業無人機赴臺山,與種子園的技術人員一起,在濕地松二代種子園開展無人機輔助授粉技術探索。技術人員根據種質創制要求,將經遺傳測定的濕地松無性系混合花粉與滑石粉配比混合,裝載到無人機上。在規劃好飛行路徑后,技術人員操控無人機攜帶花粉朝著規劃區域迅速起飛,并根據樹體高度的變化,在航線內進行仿地飛行,精準地將花粉均勻散布到整個冠層的雌球花上。隨著參數不斷優化,無人機僅用3分鐘就準確完成了50畝種子園的授粉工作。下一步,技術人員還將持續優化無人機輔助授粉技術,以達到增產、提質、增效的目的。低空技術與林業領域的深度融合,將有效解決人工授粉和病蟲害防治等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問題,給種業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與此同時,技術人員近期還對2024年底搭載衛星進入太空的濕加松種子進行播種育苗,并對幼苗進行全面的基因和表型觀察,開展系列研究。通過太空育種,有望為種質創新提供全新的基因資源和育種材料,豐富種質資源庫,有助于培育出適應不同環境、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的突破性新品種。
作為國家級林木良種基地,臺山市紅嶺種子園通過整合無人機技術與太空育種等前沿手段,顯著提升了種質創新效能。未來,園區將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成果轉化,為林業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