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民政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臺民〔2018〕46號
關于開展2018年全市殯葬改革宣傳活動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臺城街道辦事處:
為促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倡導生態文明殯葬新風尚,營造有利于殯葬改革的良好氛圍,推動我市殯葬改革和殯葬事業更好服務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據省和江門市的統一部署,市民政局、市委宣傳部決定在全市組織開展殯葬改革宣傳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宣傳殯葬改革政策法規,倡導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移風易俗殯葬新風尚,為全市殯葬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
二、宣傳主題
2018年全市殯葬改革宣傳活動主題為“弘揚優秀殯葬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宣傳重點
(一)加強“法治殯葬”宣傳。宣傳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中辦發〔2013〕23號),省委辦公廳、省府辦公廳《關于我省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粵委辦發電〔2014〕70號)等政策法規,突出宣傳實行遺體火化、推行骨灰節地生態安葬、禁止散埋亂葬,以及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等有關規定。
(二)加強“生態殯葬”宣傳。宣傳民政部等9部門《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民發〔2016〕21號)和骨灰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大力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提高群眾認可度,逐步向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轉型。
(三)加強“惠民殯葬”宣傳。宣傳城鄉居民殯葬基本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政策內容和實施成效。宣傳殯儀館的惠民、利民、便民舉措,以及經營性公墓履行社會責任、開展公益活動情況。
(四)加強“文化殯葬”宣傳。深入挖掘闡釋清明節等傳統節日蘊含的教育資源,突出清明節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的主題,弘揚尊重生命、孝老敬老、厚養薄葬、慎終追遠等優秀思想文化,凸顯清明節傳遞親情的文化內涵,倡導文明低碳祭掃,崇尚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培育現代殯葬新理念新風尚。
(五)加強“安全殯葬”宣傳。強化清明節等高峰祭掃時期安全宣傳教育,引導錯峰祭掃、無煙祭掃,防止祭掃場所發生火災、坍塌、踩踏等事故。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宣傳引導是促進殯葬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展示殯葬改革成效的重要載體。各鎮(街)要主動爭取黨委和政府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切實落實宣傳工作經費,結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組織各方力量,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責任落實,正面引導。各有關部門要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民政部門要主動挖掘宣傳典型、提供宣傳素材,加強與媒體溝通。宣傳部門、文明辦要積極指導各新聞單位堅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傳遞正能量,凝聚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共識。
(三)廣泛動員,務求實效。要堅持集中宣傳與常態宣傳相結合,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緊緊抓住清明節社會關注殯葬改革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基層黨組織、村(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在宣傳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殯儀館、公墓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利用殯儀館“公眾開放日”、骨灰節地生態安葬活動等有效載體,引導廣大群眾支持和參與殯葬改革。
(四)創新形式,突出特色。要堅持傳統手段與現代傳媒相結合,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通過署名文章、公益廣告、海報、征文、攝影比賽、文藝作品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殯葬法規、文明新風、節地生態安葬、惠民政策、先進典型和改革成效。
臺山市民政局 中共臺山市委宣傳部
2018年3月21日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