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民政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一、什么是綠色生態葬法
綠色生態葬法,就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市民采用樹葬、花壇葬、壁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將生命融入到自然中,將寶貴的土地資源留給子孫后代。
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不僅可以舒緩我國的用地緊張問題,也可減輕群眾在安葬費方面的壓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是保障群眾基本安葬需求的重要途徑;是移風易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造福當代和子孫后代的必然要求;是既能滿足人民群眾緬懷先人、慎終追遠的愿望,又能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的殯葬習俗和文化形式。

二、如何辦理綠色生態安葬
從2016年3月1日起,凡屬臺山市戶籍居民死亡后,其骨灰由市民政部門和殯葬服務單位采取“撒海、樹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撒散”等綠色生態方式處理、且不設專位祭祀的,可享受一次性資金補貼500元(無直系、旁系親屬的城鄉特困供養人員除外)。
(一)報名。申請綠色生態方式處理骨灰,需要到臺山市殯儀館或臺山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股報名(聯系電話:5502877或5516135)。申請人屬臺山市戶籍的,提供本人戶籍居民身份證件及其復印件,逝者骨灰相關證明(骨灰寄存證,或火化證,或村、居委會證明),以及親屬關系相關證明(戶口簿,或村、居委會證明,或申請人書面聲明)。
(二)組織開展綠色生態葬法及發放資金補貼。⒈申請骨灰撒海的,報名后待江門市民政局統一組織開展海葬活動(具體活動時間由臺山市民政局通知),地點在新會崖門黃茅海域,原則上每年組織1次,活動結束后即向參加撒海的申請人發放現金補貼。⒉申請骨灰“樹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撒散”的,受理后可在臺山市富貴山墓園、臺山市四九鎮福澤園墓園、沖蔞鎮長青墓園和汶村鎮大擔海南山墓園等4個墓園進行安葬處理。安葬處理完畢后,憑安葬地墓園證明及相關安葬處理照片到臺山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股領取資金補貼。
三、建造紀念墻紀念參加綠色生態安葬人士
臺山市民政局已在市富貴山墓園建造一面紀念墻,所有參與生態葬法的先人姓名都鐫刻在上面,供后人瞻仰紀念。
四、目前市民比較接受的生態葬法有哪幾種
辦理樹(花)葬的市民較多。中國人傳統的觀念是入土為安,而樹葬就是最后回歸大地,樹木不斷成長,不僅能美化環境,仿佛也是生命的延續。其次是海葬,契合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中去的規律。臺山市目前有43位市民身故后參加生態葬法。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