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民政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一、吃驚
梁叔(化名)和梁嬸(化名)二人是大江鎮的低保戶。梁嬸肢體二級殘疾,走路不穩,很容易摔跤,常需要人攙扶。梁嬸智力正常,只是很難清晰地與外界交流,只有梁叔才能明白她想要表達的意思。兩人育有一女,幾年前已經病故,之后就一直是兩人生活。梁叔已經65歲,沒有辦法務工。其家庭經濟拮據,日常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低保、殘疾人補貼,偶爾會有親戚接濟。
2021年11月,雙百社工對轄區內的困難群眾進行走訪建檔,首先來到的就是梁叔家。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情形令我們非常吃驚,怎么會有如此簡陋的家庭環境?一張不銹鋼長椅、一張折疊桌,就是這個家的全部家具。我們咨詢了梁叔梁嬸的相關情況,隨之介紹說,我們是“雙百工程”的社工,是為有需要的困難群眾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的,以后你們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和我們說,我們會盡力地幫你們。梁叔表示之前在鎮政府和村委的幫助下,家里的廁所已經改造成了坐廁,并加裝了護欄,使用很方便。我們也向他詳細解釋了有關殘疾人的一些政策。

二、求助
2022年1月,我們接到村委的電話,說梁叔在上個月確診了肝惡性腫瘤,梁叔希望雙百社工可以幫助他申請更多的政策救助。收到求助的社工馬上出發,與村委一同上門。到達他家門口的時候,梁叔剛坐三輪出租車回來,我們馬上上前攙扶他下車,發現他比上一次見面時消瘦虛弱了不少,可見其病情不容樂觀。
梁叔剛從市人民醫院出院,他想咨詢住院的費用是否可以有政策進行報銷。我們查看了他的出院記錄、疾病診斷書、發票等,發現他這次住院產生的自費金額只有900元,并未達到二次醫療救助的標準。我們耐心地同梁叔解釋,他是低保戶,在出院結算的時候已經報銷了醫療救助的部分,要在年度自費2000元以上才能進行二次醫療救助報銷。他要把這些資料保管好,日后再產生醫療費時,我們再幫助他作進一步的處理。梁叔知曉清楚后,對我們連聲感謝。
這一次我們發現梁叔家特別臟亂,滿桌子的外賣飯盒、滿地的垃圾。梁嬸無法做家務,梁叔要住院也來不及清理。地上的垃圾還有可能絆倒梁嬸,這樣可不行。我們馬上詢問打掃工具在哪里,梁叔說等下他自己清理就行。我們二話不說,擼起袖子,不嫌臟不嫌累,把地上的垃圾和桌面的飯盒都清理干凈,把房間做了整理,讓梁叔梁嬸有一個整潔舒暢的家庭環境。

三、突破
根據梁叔的家庭情況,社工團隊討論后,覺得可以嘗試幫梁叔申請調整低保金額,以盡可能地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事務崗社工提供了申請表格,并明確辦理需要的資料。在協助梁叔準備資料期間,梁叔再一次病情惡化住院,我們馬上趕到醫院探望,為他輸入希望。梁叔感激之余,又告訴我們說梁嬸的殘疾人證遺失了。缺少證件不行,殘聯表示辦理新證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并且要本人到殘聯辦理。

我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難題難到,辦理新證需時這么長,梁叔的身體能熬住嗎?梁嬸走路不方便,該怎樣親自到20公里外的殘聯辦理呢?但是我們沒有放棄,經過多番耐心、懇切的溝通,殘聯表示可以幫梁嬸出具紙質殘疾人證,僅需1-2個工作日,不需要梁嬸親自辦理。這真是太好了!
考慮到梁嬸行動不便,我們決定用手機為她拍攝證件照,那她連去照相館一趟都免了。可當我們聯系她時,梁叔說她不見了,一天都聯系不上。我們焦急地趕緊四處尋找,終于找到,她說她很餓,這一天都沒吃東西。我們馬上買了面包給她填飽肚子,然后幫她拍了證件照,到照相館打出照片,這樣就只等殘聯出證然后提交資料了。

四、信賴
梁叔在住院治療,治療的同時還時刻擔心著梁嬸,讓她一個人在家不放心。梁嬸會經常到外面亂逛并且失去聯系,再加上隨時隨地都會摔倒,總體狀況堪憂,而且梁嬸的一日三餐也是問題。我們向村委、鎮政府全面反饋了情況。在多方努力下,雖然梁嬸未達入住敬老院的年紀,但是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最終允許梁嬸住進了敬老院,有護工照顧她,梁叔也可以安心治療了。
不久我們收到梁嬸的殘疾人證,殘聯為梁嬸加快出具了正式的二代證件。資料齊全,我們馬上遞交梁叔家低保金額調整申請。但是當我們成功遞交資料后,突然,醫院傳來噩耗,梁叔病逝了。
梁嬸需要關心,社工和村委人員去敬老院探望她,同她談心,鼓勵她,為她提供心理支持。梁嬸居然會主動告訴別人,社工買過面包給她吃,面包很好吃。梁嬸曾動情地說“我會記得你們!”。這種被服務對象需要、被服務對象記得的感覺真好,這大概就是社工之路最大的意義吧。
梁叔已故,梁嬸沒有勞動能力、沒有法定贍養人、沒有生活來源,再加之肢體二級殘疾,征得其知情同意后,我們為她申請由低保轉為特困,協助她提交資料,并協同她到鎮服務平臺進行人臉認證。

目前梁嬸已經轉為特困人員,在敬老院受護工照顧,飲食有保障,個人清潔衛生也做得較好,與院里其他人逐漸能聊起天來,心態屬于樂觀。
梁叔梁嬸都非常信賴我們,每次回想起陪伴他們渡過難關的經歷,我們都熱淚盈眶。我們是剛入行的社工,但是我們竭盡所能,用熱忱和專業理念做好每一項服務,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