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民政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社會組織各業務主管(指導)單位,各社會組織:
為推進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轉變監管方式,強化誠信自 律與信用管理,擴大社會監督,根據《廣東省民政廳關于社會組 織年度工作報告的實施辦法(試行)》(粵民規字〔2019〕3號) 要求,現就做好社會組織2023年度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年報”)、社會組織注銷等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社會組織2023年度年報
(一)年報對象
2023年12月31日前在臺山市民政局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即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均應填報2023年度年報。
(二)年報時間
慈善組織填報截止時間為2024年5月31日,其他社會組織填報截止時間為2024年7月31日,逾期視為未按照規定時限和要求向登記管理機關報送年報。
(三)年報方式
1.材料報送。社會組織年報實行網上填報、公開和存檔。
2.前置審查。有業務主管單位的社會組織應當先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蓋章,再向我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未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蓋章的年度工作報告,視為未按照規定時限和要求向登記管理機關報送年度工作報告。
(四)年報內容
1.年度工作報告。按照規定表格和要求填寫,包括: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情況;登記事項變動及履行登記手續情況;按照章程開展活動情況;財務狀況、資金來源和使用情況;開展募捐、接受捐贈、提供資助等活動的情況;機構變動和人員聘用等情況;其他情況。
2.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社會組織應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制作財務會計報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需提交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需提交財務會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和專項信息審核報告;其他慈善組織提交財務會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
(五)年報程序
1.網上填報。打開“廣東省社會組織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網址:https://gdsmz4.gdnpo.gov.cn/home/index/mlogin),輸入登錄賬號和密碼(登錄前必須正確選擇地區為“臺山市”)予以登錄,登錄成功后,再點擊左側菜單的“2023年度工作報告”入口,按要求和系統提示進行填寫。
2.上傳附件:
(1)社會組織須下載打印承諾書頁面,經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簽名,加蓋社會組織公章后掃描或拍照上傳。
(2)有業務主管單位的社會組織,需下載打印業務主管單位審查蓋章頁面,加蓋業務主管單位公章后掃描或拍照上傳。
3.信息公開:
(1)通過“廣東省社會組織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報送的年度工作報告,將在臺山市民政局門戶網站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2)年度工作報告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信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信息,不予公開。
(3)慈善組織應當及時在“慈善中國”網站公布年度工作報告全文。
(六)注意事項
1.社會組織未按照規定時限和要求向登記管理機關報送年度工作報告的,將按照《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民政部令第60號)規定,列入活動異常名錄;被列入活動異常名錄滿 2年的,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2.社會組織應當對年度工作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效性負責,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社會組織自行承擔。
3.我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社會組織年度工作報告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等情形的,將對有關社會組織負責人進行行政約談,并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4.年度工作報告填寫,公開后最多退回更正一次,且最后更正提交的日期應在7月31日前(含當天)。
二、社會組織申請注銷登記
(一)社會團體注銷條件
由于社會形勢的變化,近年來我市部分社會團體,特別是一些村級社團如計生協會、互助會、老人協會、用水戶協會、聯誼會等等,很多年沒有開展任何業務活動兼沒有進行年報(稱為“僵尸”型組織)。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這些社會團體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注銷條件如下:
1.完成社會團體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2.自行解散的。
3.分立、合并的。
4.由于其他原因終止的。如會員減少、經費缺乏,不能維持正常活動等。
(二)民辦非企業單位注銷條件
近年來,我市部分民辦非企業單位處于停止運營狀態兼沒有進行年報(稱為“僵尸”型組織)。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辦法》的規定,這些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向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注銷條件如下:
1.出現章程規定解散事由的。
2.不再具備條例第八條規定條件的(即不具備下列條件:①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②有規范的名稱、必要的組織機構;③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④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合法財產;⑤有必要的場所。)。
3.宗旨發生根本變化的。
4.由于其他變更原因,出現與原登記管理機關管轄范圍不一致的。
5.作為分立母體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因分立而解散的。
6.作為合并源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因合并而解散的。
7.民辦非企業單位原業務主管單位不再擔當其業務主管單位,且在90日內找不到新的業務主管單位的。
8.有關行政管理機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認為需要注銷的。
9.其他原因需要解散的。
(三)辦理材料
1.由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
2.依照章程和相關法規規定的程序決定注銷登記的會議紀要。
3.社會團體法人注銷登記表或民辦非企業單位注銷登記表。
4.業務主管單位同意文件(無業務主管單位的無需提交)。
5.財產清算報告書。
6.銀行銷戶證明。
(四)辦理流程
社會團體申請注銷登記,先由理事會提出動議,經會員大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組建清算組進行財產清算。
民辦非企業單位申請注銷登記,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組建清算組進行財產清算。
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準予注銷登記的,發給注銷證明文件、收繳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
社會組織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需在“廣東省社會組織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申請變更登記。
(一)社會團體變更登記備案
1.社團變更登記內容:名稱;住所;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注冊資金;業務主管單位。
2.社團變更登記時限要求:《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社會團體的登記事項、備案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備案。
3.社團變更登記有關罰則:《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四)規定“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動,并可以責令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變更登記、備案
1.變更登記。是指證書加載的登記項目需要變更,如法定代表人、住所、開辦資金、業務范圍、業務主管單位。該項屬于行政許可事項,變更后原證書需由登記機關收繳并換發新的證書。
2.變更備案。是指理(董)事會成員變更、監事變更、章程修改等。此項屬于公共服務事項,是民辦非企業單位內部履行程序需向登記機關備案的內容,不需要更換登記證書。
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十五條,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修改章程,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的章程由業務主管單位核準后報民政部門備案。
四、印章備案和銀行賬號備案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民辦非企業單位開立銀行賬戶有關問題的通知》(民發〔1999〕65號)有關規定,社會組織應于銀行賬戶開立之日起五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管理規定》有關規定,社會組織的印章應當經登記管理機關、公安機關備案后,方可啟用。
社會組織完成成立登記后要及時雕刻公章和激活銀行賬戶,并需要在“廣東省社會組織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申請印章備案和銀行賬號備案。請未辦理備案手續的社會組織要完善該項手續。
五、業務主管單位監督管理職責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有關法律文件的規定,社會組織實行民政部門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管理。民政部門職責是社會組織登記、年度檢查、監督。業務主管單位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1.負責社會組織成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前的審查;2.監督、指導社會組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依據其章程開展活動;3.負責社會組織年度檢查的初審;4.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社會組織的違法行為;5.會同有關機關指導社會組織的清算事宜。
具體工作:根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17〕14號),業務主管單位要對所主管社會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黨的建設、財務和人事管理、研討活動、對外交往、接收境外捐贈資助、按章程開展活動等事項切實負起管理責任,每年組織專項監督抽查,協助有關部門查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督促指導內部管理混亂的社會組織進行整改,組織指導社會組織清算工作。
六、業務咨詢
(一)年報工作咨詢
社會組織在年報過程中遇到網上填報、材料報送等問題時,可通過工作QQ:3771276378、375311950,辦公電話:5518662進行咨詢,聯系人:李碧明、陳錦華。
(二)其他業務咨詢
社會組織在辦理注銷、變更業務過程中遇到網上填報、材料報送等問題時,可通過工作QQ:2795964886,辦公電話:5502025進行咨詢,聯系人:陳女霞。
臺山市民政局
2024年5月17日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