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農業農村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成立通電
1944年12月,珠江縱隊挺進粵中的部隊,遵照中共廣東省臨委的決定,在鶴山宅梧召開大會,討論和確定了今后的任務并傳達上級決定,在粵中的部隊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1945年1月2日發表《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成立通電》。與此同時,宣布所屬各抗日游擊大隊相應改編為團的建制。但因當時國民黨部隊正在向鶴山皂幕山抗日根據地發動圍攻,部隊西進新興、兩陽,戰斗頻繁,上級的決定未能及時下達。待至二月下旬蕉山戰斗后,臺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大隊一部分在恩平龐洞和馬石與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會合時,才正式接到通知,改變番號為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第四團,團長陳中堅,政委李進階,副團長吳桐(4月到職),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趙彬,政治處副主任趙榮,后勤處副官李如璧、馬健。充實了中共四團黨委,書記李進階,委員陳中堅、吳桐、趙彬、趙榮、梁文華、林興華、李重民。這時,部隊發展到三百多人,編成三個連、一個直屬手槍隊和一個政治宣傳隊。一連連長林興華,指導員李德光,副連長趙強;二連連長陳川,指導員李安明,副連長周芳;恩開臺長塘洞人民抗日游擊隊編為第三連,連長黃英,指導員林炳琳;直屬手槍隊隊長鄺戈;政治宣傳隊隊長李法。
不久,國民黨反共頑固派又調集正規軍及地方團隊“圍剿”中共粵中部隊,為粉碎頑軍的“圍剿”,司令部決定部隊分散牽制頑軍,四團奉命轉移回臺山大隆洞一帶活動。3月1日,司令部通知,從四團抽調第二連同恩平原陳光遠起義部隊合并,擴建成立五團,團長陳中堅,政委鄭錦波,李進階任四、五團政治督導員,趙榮調往六團。四團團部和黨委領導成員作了調整。團長吳桐,政委趙彬,副團長李龍英,政治處主任李德光。中共四團黨委書記趙彬,委員吳桐、李龍英、李德光。五團成立后仍與四團一起活動。原則上在臺山活動時采用四團的番號,在恩平活動時采用五團的番號。
當時山區農民缺糧斷炊,生活十分艱苦,部隊給養也遇到困難。4月上旬,為了幫助群眾克服困難,度過春荒和解決部隊的給養,四、五團在深井青年抗日自衛中隊陳中雁部的配合下,攻打警察所后,打開了深井糧倉和深井鄉鄉長陳勁民的萬福隆米鋪,讓群眾把全部糧食挑走。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第四團在深井圩內出布告,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假抗日真反共的罪行,闡明人民軍隊開展減租減息和保護工商業者的各項政策。
(轉自:“臺山發布”微信公眾號)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