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農業農村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葡萄是人們非常喜愛食用的水果,但主要以北方栽培為主。傳統上南方由于高溫多雨,病蟲害發生嚴重,經濟效益低而較少種植。近年來通過改進技術,采用避雨栽培減輕病蟲害,南方葡萄栽培逐漸興起。江門地區在禮樂、崖南等地有部分栽培,一般結合都市觀光生態農業,取得很好的效益。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減輕葡萄病害發生,提高葡萄品質和生產效益為主要目的一種栽培技術。主要做法是:在葡萄的生長季節,在葡萄頂上搭架覆蓋塑料薄膜,使葡萄株蔓、花果處于避雨狀態,從而防止和減輕葡萄病害發生。為了進一步推廣該項技術,我們將該技術的幾個關鍵性的技術整理如下,供廣大葡萄種植企業和農戶參考。
—、避雨栽培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一是降低園中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二是濕度降低后,不利于病菌繁殖,可有效地減輕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的發生和危害;三是減少噴藥次數和用藥量,既有利于生產無公害葡萄、又可節約農藥、人工,降低生產成本;四是提高坐果率,增大果粒、減輕裂果、增進品質。
缺點:由于棚上覆膜,光照減弱(光照比露地減少1/4—1/3),悶熱時棚內溫度偏高,常導致枝蔓徒長,節間增長,葉片變薄,葉色較淡,制造養分能力減弱,營養積累較少,并影響花芽分化,果實著色和推遲成熟,一般比露地遲成熟2—4天。
二、避雨棚的種類與建造。葡萄的避雨棚種類很多,一般根據葡萄栽植行距的寬窄選用合適的架式,江門地區采用一壟一棚的窄棚較多。其規格如下:
棚寬2.8米,棚高2.6米,棚長隨田塊調整,適用于行距3米的單籬架、雙籬架和雙十字丫形架的葡萄園。實際上可根據品種和種植密度調整其規格。在四周灌進水泥漿凝固或用木楔塞緊固定,橫梁兩端用水泥樁,頂上用鋼筋或竹竿、木桿從頭至尾連接起來,作為棚檐和中梁,其上每隔50厘米橫搭一根竹竿或細鋼筋,綁縛牢固,覆上薄膜壓緊即成。


三、棚膜的覆膜和揭膜:一般在果實采收后揭膜;霜霉病重的地區,采果后應繼續覆膜一段時間,但不能過長,過長易使枝葉徒長和影響花芽分化。覆膜期間,不下雨時,應把棚膜卷起,使其多接受陽光照射和散去悶熱,以增強光合作用,以利營養積累,增進果實著色和品質;但下雨前一定要覆蓋還原。
四、蔓果管理
避雨栽培的常規管理如土壤、肥料、水分、整形修剪和病蟲防治等,可參照露地栽培葡萄園進行。但由于采取了覆膜措施,棚內光照減弱,棚內溫度略高,對蔓果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蔓果管理上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有效控制蔓葉徒長。采用避雨設施,避雨棚下的光照度比露地栽培要弱,葡萄生長會略有徒長現象,葡萄節間增長,葉片增大,葉色偏淡。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蔓葉徒長,增施葉面肥,合理確定定梢量,一般比露地栽培減少5%—10%。覆膜下過密的枝蔓要及時疏去,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同時,要及時分次摘心和處理副梢、摘除基部老葉。
2、應加強花芽分化期的管理。避雨栽培,由于光照減弱,枝蔓營養積累減少,對葡萄的花芽分化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對花芽分化較差和中等的歐亞品種影響要大些。因此,可使用破眠劑石灰氮(CaCN2)涂冬芽,有利花芽分化、提高萌芽率和整齊度。一般在春季萌芽前20-35天,用毛筆或毛刷沾50-60倍石灰氮刷結果母枝的冬芽。
3、應加強果穗管理。避雨栽培,提高了坐果率,但對果穗生長、果品質量也存在著一些不利的因素,例如:葉幕受光量減少,光合產物相對也減少,樹體營養積累也減少。因此,果穗管理上一定要確定合理的產量指標,不能一味追求高產量,應根據確定的產量指標,抓好定穗、整穗疏果和副穗的處理。另外,避雨栽培對果穗上色有一定的影響,使成熟期略有推遲。針對這種情況,應及時疏剪葉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條件的可在棚下使用反光膜。
臺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