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農業農村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礦質營養對西瓜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合理的供應有利于提高西瓜的品質與產量,一旦缺乏或是過剩,則會導致各種生理機能的異常,甚至出現生長停滯。
大量元素 氮素
西瓜缺氮癥狀
生理作用:氮是蛋白質、葉綠素、核酸和細胞分裂素等有機氮化物的重要成分,其營養水平直接影響著植物生長發育、果實產量和品質。
缺乏表現:缺氮時植株發育遲緩,莖葉生長緩慢、細弱,下部葉片先變色退綠,莖蔓新梢節間縮短,幼瓜生長緩慢,果實小。
過剩表現: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調,表現為蔓葉生長過旺,葉大而厚,葉色深綠,蔓粗,先端向上翹,坐果困難,空株率增加,即使能坐果,也是瓜小,遲熟,含糖量低,產量低,品質差。同時會加重蔓枯病及霜霉病的發生。
發生原因:缺氮主要是因為土壤缺氮或根系吸收氮素發生障礙,后者為主要原因;氮素過多,是因土壤肥沃或偏施、重施氮肥及根系吸肥力旺盛所致。用葫蘆、南瓜作砧木的植株,由于其根系吸肥力強,在重施或偏施氮肥的情況下,極易出現氮素過剩癥。
改善措施:生產上,西瓜缺氮很少是因為氮肥施用不足,多是由于根系、土壤問題所致,可通過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綜合改善。對于出現氮過剩癥的瓜田,可促進坐果,適當整枝、打頂,并追施鉀肥來緩解。
磷素
西瓜缺磷癥狀
生理作用:磷是核蛋白、卵磷脂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能量轉移所必須的物質。磷能加強光合作用加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運轉;可促進氮素的代謝;能提高作物抗逆性,對產量和質量有直接的影響。
缺乏表現:根系發育差,植株細小,葉片背面呈紫色;西瓜開花期磷缺乏,葉片中核酸含量下降,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導致生育期延長和植株瘦弱,而且容易落花和“化瓜”,果肉中往往出現黃色纖維和硬塊,甜度下降,種子不飽滿。
發生原因:土壤中缺少磷素,或植株吸收磷素受抑制所致。在酸性土壤,磷易被土壤中的鐵、鋁離子固定;在微堿性土壤中,易被鈣離子固定,有效濃度低,因此常易缺磷。 低溫條件下,會影響根系對有效磷的吸收。
改善措施:通過增施有機肥,配合使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來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生長期葉面追施磷鉀源庫800倍液。
鉀素
西瓜缺鉀癥狀
生理作用:鉀與植物生長發育、抗性和果實品質相關。是植物體內多種酶的活化劑,參與糖分的生成和運輸,能保持作物體內的離子平衡以及水勢,并利于促進氮、磷的吸收和利用。
缺乏表現:植株生長緩慢,莖蔓細弱,葉面皺曲,下部節位葉片邊緣、葉尖黃化,并伴生褐斑,繼而發展擴大,致使整個葉緣褐變壞死,葉片向內卷曲。缺鉀時坐果率很低,若已坐得瓜,則個頭很小,含糖度不高。此外,缺鉀往往會加重其他病害的發生。
發生原因:西瓜本身需鉀量比較高,且有機肥施用不足的情況下有效鉀含量低;此外,土壤結構差,不利于根系生長亦會引起缺鉀。
改善措施:通過增施有機肥,配合使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來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壤有效鉀的含量;多雨地區和沙性土壤,鉀淋洗損失嚴重,鉀肥應分次施用,來避免肥料短期過量和長期不足的現象;果實膨大期,葉面追施磷鉀源庫,以補充鉀素營養。
中微量元素 鈣素
西瓜缺鈣癥狀
西瓜缺鈣引起的臍腐病
生理作用:鈣參與維持細胞壁、質膜的穩定性,也參與細胞的分裂和伸長,提高果實的硬度,增強抗病抗逆能力,減少生理病害的發生。
缺乏表現:幼葉葉緣黃化,葉片卷曲,老葉仍為綠色。莖蔓頂端變褐枯死,生長受阻。植株節間較短,矮小,且組織柔軟,頂芽、側芽,根尖容易腐爛死亡。果期缺鈣會誘發裂瓜、空心瓜、臍腐病、黃筋瓜、水晶瓜等多種生理病害。
發生原因:土壤缺鈣,土壤含鹽量高,或施用氯化鉀等致使土壤鹽濃度過高,土壤干旱,供水不足等所致。
改善措施:增施有機肥,配合使用海精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在西瓜的整個生長期間,尤其在座果期和果實膨大期要保證足夠的鈣,及時施用鈣肥可以提高質量和產量。
鎂素
西瓜缺鎂癥狀
生理作用:在葉綠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是大部分反應酶的催化劑,能保證核糖體結構的穩定,為蛋白質合成提供場所。
缺乏表現:葉片主脈附近及葉脈間出現黃化,隨后逐漸擴大,葉脈間的葉肉均褪色而呈淡黃色,但葉脈仍呈綠色。 黃化多從基部葉片開始,向上部葉片發展。癥狀嚴重時,全株呈黃綠色。西瓜缺鎂時葉綠素減少,光合作用降低,葉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減少,可溶性氮化物含量增加,因而容易誘發葉枯病等多種葉部病害。
發生原因:鎂在土壤中淋溶性很強,如土壤供鎂不足,則易發生缺鎂癥,多雨地區砂性土壤更易發生缺鎂癥;過量施用鉀鹽、銨態氮后,鉀、銨離子將破壞養分平衡,抑制西瓜對鎂的吸收。
改善措施:因土壤含鎂量不足引起的缺鎂癥,應增施鎂肥。由根部吸收障礙引起的缺鎂癥,可葉面噴施含鎂水溶肥、葉面肥2~3次,每10天左右一次 。此外,應控制氮、鉀肥使用,氮、鉀肥最好分次使用,以減輕對鎂吸收的影響。
硼素
西瓜缺硼癥狀
西瓜缺硼引起的莖蔓橫裂
生理作用:硼是生殖元素,對西瓜花芽發育、受精以及果實發育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開花前后要有足夠的硼才可以保證花芽分化、壯花授粉,提高西瓜的座瓜率。
缺乏表現:植株生長受抑制,節間較短,新葉變小,嚴重時頂端枯萎,葉片褶皺不平,扭曲,有葉色不勻斑紋,莖葉硬化、變脆易斷,花小而少,果實發育不良,易畸形,在西瓜從雞蛋大小時就可能表現裂瓜。
發生原因:沙土或高度分化的紅黃壤因淋溶而缺硼;干旱的氣候條件、干燥的土壤對硼的固定作用增強,降低了土壤中硼的有效性,因而使西瓜發生缺硼癥。
改善措施:整地時,每畝施0.5~1公斤顆粒硼作底肥;長期干旱、土壤過于干燥時,應及時灌溉,提高土壤可溶性硼含量,以利于植株吸收;在西瓜4~5節位開始葉面噴施微倍硼,每隔7天左右一次,連續2~3次;發現缺硼,及時葉面噴施微倍硼加以改善。
(來源:江門農業)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