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茶園+旅游”新模式,臺山白云茶破局“出圈”
-
2022-07-26 17:31:23
- 來源: 臺山市農業農村局
- 發布機構:臺山市農業農村局
- 【字體:
大 中 小】
臺山市三面向海,境內山地、丘陵、平原、灘涂均有分布,多樣的地形、肥沃的土地、溫和的氣候,構成了臺山白云茶文化產生、發展和傳承的地理環境。作為本土茶種,臺山白云茶以野生為主,有川島和北峰山兩大產區,因生長在海拔400-600米山腰,終年咸淡云霧繚繞而得名,素有“仙茶”的美譽。 近年來,隨著白云茶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選擇白云茶,鲇魚村也成立了不少成規模的茶場,利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擴大白云茶的種植規模。上川仙島茶園農莊就是其中之一。
上川仙島茶園
白云茶“真正的原生態,十足的野生味”
上川島是一個“高山與大海相連,林濤與海潮共鳴”的濃縮大自然。“高山出好茶”,島上山高云霧多,濕度大,慢射光多,野生茶芽葉苦澀成分低,甘味十足,茶葉味道清新甘醇耐泡。 白云茶樹為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多分枝,生長于深山的野生茶樹樹齡高,樹干較高大。同時因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緩慢,芽葉柔軟且嫩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有利于提高茶葉香氣,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韻味——海韻蘭花香。清明前后,臺山翠色遍野,山海之間人潮涌動,工廠里機器忙碌運轉,片片滋味醇厚、甘滑飽滿、香韻悠長的臺山白云茶就此誕生。

茶農采茶
一方面是源于其珍稀的品種,這種茶樹喬木型,樹型高大,干枝粗壯,是臺山獨有的野生茶葉品種;另一方面因為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上川島屬于零工業的海中離島,而且具有獨特的南海氣候、優美的自然環境,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優質的空氣、土壤等條件。正是這種原生種植方式,讓上川野生白云茶擁有了“真正的原生態,十足的野生味”的品質。 更難能可貴的是,川島茶農一直堅持采用原始古法制茶,由人工采摘芽葉,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包裝等復雜工序精制而成,確保了茶葉的最佳原生態風味。

制茶工序
“茶園+旅游”成鄉村游亮點
結合如今臺山旅游的發展,茶園面向社會開放,讓市民走進茶場,體驗茶園的項目,包括摘茶、制茶,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茶葉,這也是一種特殊的體驗;還可以在茶園享受農家樂、民宿等樂趣。 為了讓更多游客了解海島的原味鄉村,認識海島的野生白云茶,仙島茶園巧妙利用周邊舊建筑改造成了茶園民宿、茶園餐廳等,同時完善旅游標識,增加了各種旅游配套。

上川仙島茶園一處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幅關于鄉村發展的藍圖正逐漸顯現,更多與鄉村有關的活動及產業正逐漸被帶動起來。不少茶園茶企依托當地良好生態資源和深厚文化底蘊發展茶鄉體驗游,在傳統茶業基礎上催生出茶業旅游新業態。上川仙島茶園努力打造“茶葉基地+體驗式營銷+旅游”的茶產業發展新模式,提高加工水平,大力弘揚茶鄉文化,做大鄉村旅游的文章。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