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農業農村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為扎實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近期,中共臺山市委宣傳部與臺山市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宣傳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訪談,邀請各鎮(街)黨(工)委書記、市直有關部門單位的主要領導,介紹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思路舉措、進展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謀劃等情況。下面推出第九期《市農業農村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01
記者:市農業農村局將如何做好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相關工作,思路如何?
黃永達: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市農業農村局迅速響應號召,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切實做到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
01
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凝心聚力
切實增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開幕當天,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在職及退休黨員干部集中收聽收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及時召開干部大會專題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并對做好全局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召開黨組(擴大)會議深入研究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02
深化政治引領,掀起學習二十大熱潮
結合用好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載體,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集中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并開展專題研討,局機關黨委各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三農”關鍵詞并結合實際工作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各下屬支部先后開展黨課推進專題學習。同時,積極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向基層,如下屬單位市海洋綜合執法大隊結合工作特點開展“黨員下基層,黨建上漁船”活動,工作人員在進漁港、上漁船、入船艙時通過宣講解讀、發放宣傳冊等形式,廣泛傳遞黨的二十大聲音,讓每一艘漁船都成為黨的二十大“船聲筒”;為確保年紀大、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不漏學、不缺課、不掉隊,實現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講全覆蓋,局機關黨委連日來以“送學上門”的方式,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基層退休黨員干部身邊,鼓勵老同志們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堅定政治信念、永葆政治本色、繼續發揮余熱,為推動我市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03
奮進時代征程,切實推進精神落地生根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主題,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進一步指明了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前進方向。市農業農村局將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
一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堅持底線思維,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守耕地紅線,加快撂荒地復耕復種,保證糧食播種面積產量,抓好畜禽穩產保供,促進漁業健康發展。
二是多維度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健全防止返貧動態幫扶和監測機制,創新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增強脫貧地區及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是聚優勢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大力發展五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示范工程,培育僑鄉特色預制菜新業態,打造川島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推進各類產業園區加快建設。
四是深層次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省級試點建設,深化“農業特區”工作,加強落實農業經營、農村土地管理、農業支持、人才流動、支農惠農、鄉村善治。
五是實舉措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和鄉村風貌提升示范片。完善基礎設施,爭創“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新治理機制,打造智慧綠色鄉村標桿。
02 記者:當前,市農業農村局有哪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
黃永達:一是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約79萬畝,打造兩個千畝糧食高產示范片。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整市推進,引導農戶通過“委托代耕”“集體代耕”,推動撂荒耕地完成復耕復種超1.8萬畝。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112.1萬畝,總產量40.4萬噸。 二是推動現代產業發展。依托“農業特區”試點工作,高質量建設四大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聚集優質農業企業23家,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3個,臺山麻黃雞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預計2022年農業總產值約198.9億元,增速8.9%,充分發揮了農業在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壓艙石作用。 三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推進22個鄉村風貌提升示范片建設,完成3040戶農房微改造。對全市農村廁所開展拉網式摸排整治,完成整改戶廁1675間、公廁846座。完成“多彩臺山,魅力僑鄉”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項目61個,在建項目16個。通過預流轉、預整合,推動農村土地統籌流轉、連片經營,全市承包地流轉率超65%。
(轉自臺山發布公眾號)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