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農業農村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4月4日
CCTV3《多情的土地》
關注位于臺山市北陡鎮沙頭沖村的
國家耐鹽堿水稻(江門)試驗基地
通過研究員講述改變腳下土地的故事
展示了在臺山大地上正在推進的
鹽堿地綜合治理工作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二十年來,中國人用生態智慧創造偉麗,深刻的改變了腳下的土地。讓這片多情的土地,也寫滿了多情的故事。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顏育民:我是在農村長大,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看著這個鹽堿撂荒地,心里總有一種說不出的遺憾。這片土地贈與了無窮的希望和力量。

鹽堿地是我國耕地提質、增效、擴容的重要戰略后備資源,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目前,臺山搶抓春耕時節,開展“海水稻”耕種工作,大力推進鹽堿地綜合治理,激活鹽堿地“潛在糧倉”資源。

在位于北陡鎮沙頭沖村的國家耐鹽堿水稻(江門)試驗基地,各類機械和工作人員都忙碌起來,搶抓農時進行“海水稻”插秧工作。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顏育民:我們今天開始插的是篩選試驗田,幾十個品種,每一個品種都只有幾十株,所以只能以人工插,不可能用機插也不能拋秧。這個田里面還要設置保護行,保護實驗品種之間的環境,保證它的生長是一樣的,我們才能篩選出哪個品種更好。

臺山海岸線綿長,灘涂資源豐富,但長期受海水倒灌影響,沿海地區土壤鹽堿度高,不適宜常規稻種植。2020年,廣東德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國家耐鹽堿水稻創新中心、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在北陡鎮成立國家耐鹽堿水稻(江門)試驗基地,承擔國家級耐鹽堿水稻育種研究課題,用于新品種培育、篩選。
廣東德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天比:常規品種在耐鹽堿地上是不結實的,要么就是低產的,所以我們要不斷研發新的耐鹽堿品種,在濱海鹽堿地取得更高的產量。我們今年海水稻試驗基地已經全部開始插秧,主要分成三個板塊進行,第一是小材料的試驗,第二是國家區試,第三是百畝展示片。
成立以來,國家耐鹽堿水稻(江門)試驗基地已連續四年承擔國家南方耐鹽堿水稻區域試驗,完成2.3萬份育種材料篩選任務,累計選育出“廣紅3號”“菁兩優3261”等多個耐鹽堿水稻品種,現已陸續應用于鹽堿撂荒地,為擴大糧食生產提供經驗。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顏育民:目前,我們已經成功利用沿海灘涂地的大量撂荒地資源,通過開墾、復耕示范種植海水稻,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種田積極性。每畝單產達到了400公斤。海水稻種植對有效增加糧食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目標起到了重要作用。
來源:臺山發布微信公眾號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