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司法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近年來,我局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創新工作方法,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著力提升教育成效,取得較好的矯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今年以來,我市社區矯正對象在疫情期間累計捐款55400元,參加防疫志愿服務累計時長達216小時,累計捐贈口罩9000個,為困難安置幫教人員捐款1000元,像這類社區矯正對象奉獻愛心、回饋社會的事跡在我市不勝枚舉。社區矯正對象在思想和行為上的積極轉變,離不開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辛勤努力,是“楓橋經驗”在我市落地見效的體現。
一是搭載載體平臺,整合各方力量。按照社區矯正“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的要求,我局發動轄區團委、機關工委、婦聯、綜治辦、醫院、小學等單位,動員和組織社工、心理咨詢師、醫生、老師、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力量,組建“陽光志愿者服務隊”,助力社區矯正幫教工作。服務隊定期開展社區矯正對象集中教育、個別談話、走訪等活動,并為符合就業條件的社區矯正對象提供技能培訓、就業輔導和就業推薦。

我市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參與志愿者活動
二是完善志愿培訓制度,組織公益活動。我市成立“臺城彩虹志愿者服務隊”,并號召社區矯正對象加入,依托江門市志愿服務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定期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各項公益活動,旨在讓其克服自暴自棄的心理,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被動接受改造向主動服務社會轉變,同時讓群眾對社區矯正對象有更多了解。如在“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的公益活動中,社區矯正對象以彩虹志愿者的身份打掃城市垃圾、向人民群眾宣傳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遵紀守法”等社會公德,獲得周邊群眾的一致認可,為社矯對象更好回歸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三是提供專業服務,加強心理疏導。我局以全國心理服務體系工作的開展為契機,鼓勵司法所干警學習心理學專業知識和參加各類心理咨詢培訓,并全面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心理疏導,邀請心理咨詢師、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醫師為社區矯正對象舉辦心理疏導講座和開展心理矯治工作,圍繞正確認識社區矯正、什么是心理健康、負面情緒的危害、應對不良情緒的方法四個方面展開,疏導其不良情緒,消除影響矯正改造的負面心理因素,預防社區矯正對象重新違法犯罪,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全新的精神風貌融入社會。

我市開展社區矯正對象心理疏導講座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