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水利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近日,臺山市中門海水閘和廣海灣工業園白宵水閘重建工程傳來喜訊,順利通過通水驗收,這一成果標志著當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驗收小組在通過驗收的同時,也對后續工作提出要求。參建各方要繼續保持高度責任感,牢固樹立底線意識,認真落實防汛預案,加強應急演練,不斷完善水閘度汛調度運行方案,做好水閘的沉降位移觀測等日常維護工作,確保水閘在未來的運行中安全穩定,為臺山市的水利安全和經濟發展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中門海水閘始建于1984年,工程規模為中型,設計過閘流量495.96m3/s,過水斷面總凈寬48m,共15孔。設計功能為擋潮、排澇兼有蓄淡灌溉;白宵水閘始建于1968年5月,分別于1973年和1995年擴建兩座,現狀由4座水閘組成,從左至右依次為1#閘,2#閘,3#閘,4#閘,設計為5孔(1#)+5孔(2#)+5孔(3#)+1孔(4#)共計16孔,閘室總凈寬約43m。水閘設計過水流量136m3/s,是一座主要功能為擋潮、排澇的中型水閘。經多年運行,加上臺風暴潮侵蝕,兩座水閘結構老化嚴重,出現沉降、破損、露筋等安全隱患,為確保圍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中門海水閘和白宵水閘進行重建是十分必要的。
為改善這一狀況,江門市水利局、臺山市積極推動中門海水閘和白宵水閘重建項目,并將其列入《廣東省堤防達標加固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成功申請增發國債。其中,中門海水閘項目總投資5007.28萬元,總工期15個月;白宵水閘項目總投資5484.08萬元,總工期15個月。重建后的水閘可有效保護上游24.5萬人、21.53萬畝耕地。一方面,有效提高擋潮標準,更好地抵御海水倒灌,保護周邊農田和居民點免受潮水侵害;另一方面,顯著增強排澇能力,在汛期能夠更高效地排除內澇積水,保障區域內的生產生活安全。同時,水閘蓄淡功能的提升,將為周邊地區提供更穩定的淡水資源,助力農業灌溉用水需求,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