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統計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經濟普遍下滑的形勢,我市緊緊圍繞“抓投資、促轉型、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總方針,全市經濟發展仍然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但增速比去年有所下滑。
一、全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農村經濟平穩發展,農民收入快速增長
今年,我市農業生產獲得大豐收,累計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2.51億元,比去年增長5.29%,其中:農業產值20.92億元,同比增長3.17%;林業產值1.47億元,同比增長5.07%;牧業產值9.62億元,同比增長4.52%;漁業產值49.41億元,同比增長6.36%。累計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5.49億元,約占我市全年GDP的15%。農民收入持續增長,1-11月份,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8924元,同比增長11%。
(二)工業生產穩步增長,民營工業發展良好
今年來,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呈現“N”字形走勢。2-12月份我市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分別為2.8%、12.7%、17.7%、15.2%、18.1%、12.6%、7.2%、7.9%、16.6% 、17.3%和18.5%。亞洲最大火力發電廠國華臺電,受多方影響,今年的發電量同比有所下降,一定程度影響了我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全年我市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9.08億元,同比增長23.0%,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95.5億元,同比增長18.5%,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354.94億元,同比增長10.4%。累計完成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27.0億元,同比增長23.0%,民營工業發展略高于其他經濟類型增長。從輕重工來看,重工業增長有所回落。重工業實現增加值63.22億元,同比增長13.6%;輕工業實現增加值32.28億元,同比增長19.3%,輕、重工業增加值之比為1︰1.96。從行業來看,我市傳統優勢產業發展良好。紡織服裝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廷加工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有器材制造業是我市四大重點支柱行業,1-12月,四大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1.7億元,同比增長24.9%,占全部規模工業總產值的30.3%。
清潔能源(核電)裝備產業園區工業發展較快。至目前止,產業園區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億多元,簽約項目達到15個,投資總額達到119億元。1-12月,累計完成園區工業增加值6.34億元,同比增長162.7%,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的6.6%。
(三)重點項目全力推進,投資增長逐月上升
1-12月,全市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8.68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5.82個百分點。雖然去年底我市三項重點投資項目(國華臺電二期、川島風電、川島輸變電工程)已經全部竣工,但是今年中廣核電項目、新體育館、清潔能源(核裝備)產業園區等重點項目全力推進建設,三大項目全年完成投資額達120.2億元,占我市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7.3%。從投資領域來看,工業投資148.98億元,增長1.4%;房地產開發投資13.67億元,增長68.88 %;城市基礎設施投資4.77億元,增長17.2%。工業、城建、房地產三項投資完成167.42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93.7%
(四)居民消費持續升溫,消費品市場穩步回升
1-12月我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07億元,同比增長11.07%,比第三季度回升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4.93億元,同比增長10.69%;零售業124.19億元,同比增長11.07%;住宿和餐飲業17.95億元,同比增長11.16%。
(五)財稅收入增勢穩健,金融市場平穩增長
1-12月,我市財政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累計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1億元,同比增長13.19%,比去年同期增加2.05億元;完成國稅收入17.53億元,同比增長2.8%;完成地稅收入13.85億元,同比增長6.9%。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83.42億元,比年初增長8.66%;本外幣貸款余額168.47億元,比年初增長8.89%。
(六)外貿進出口增長趨緩,實際利用外資有所下降
據海關統計,1-12月全市進出口總額24.16億美元,同比增長15.63%,增速比第三季度下降了11.6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12.93億美元,同比增長3.65%,進口總額11.23億美元,同比增長33.39%。1-12月全市共批準外資項目47個,其中新批項目27個;合同外資金額9779萬美元,同比下降60.39%;實際利用外資達1.5億美元,同比下降15.72%。
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第三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雖然,我市通過引進大項目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但在大力推進了工業化發展進程中,導致產業結構存在不合理性。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 11.2︰63.0︰25.8,社會經濟發展重心偏向了第二產業,多年來,第三產業發展低于經濟增長速度,導致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分別落后廣東省和江門市19.4、11.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嚴重偏離合理化水平。
(二)低端產業經濟格局未能改變,轉型升級仍需努力。
近年來,雖然我市規上工業在轉型升級方面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以傳統產業為支柱的低端產業經濟格局未能根本改變,仍然依靠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格局為主,企業產品附加值普遍偏低,抗風險能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容易失去優勢。
(三)社會消費品市場潛力需進一步挖掘。
從我市客觀情況來分析,作為全國縣域人口大市、僑匯大市和廣東著名旅游勝地,由于受生活消費習慣、人口居住等因素影響,嚴重制約著我市商品零售企業大型化、規模化發展路線,從現階段來看,我市零售企業還處于以小型化和個體經營方式為主的發展模式,造成我市目前商品零售業“低基數、低增速”現狀,年人均消費品零售總額只占全省人均水平75%,占江門人均水平的85%。
三、 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繼續推進工業產業發展壯大,做大做強優勢新興產業。進一步鞏固紡織服裝、塑料制品、金屬制品、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傳統優勢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以汽車制造為核心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通過扶持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發展的思路,重點扶持富華重工、冠榮、冠立、金橋鋁型材、臺澳鋁業等一批年產值超10億元旗艦企業,發揮旗艦企業的吸附和引領作用。在壯大規模以上工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引導規模以下企業進入規上,堅定不移地走“工業發展園區化、園區建設專業化”的發展方向,充分利用省級園區的相關政策,在土地報批、環評、能評等方面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規劃設計好標準廠房建設任務,筑巢引鳳,積極對接沿海產業梯度轉移,加快中小企業產業發展投融資平臺建設進度,解決好中小企業發展在技術和融資上的短板問題。
(二)努力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服務業是我市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潛力所在。一是大力發展旅游業,提升旅游資源的整合和營銷水平。以上川島金、銀沙灘為核心,結合獼猴、白海豚及海上絲綢之路等資源,打造高檔次龍頭旅游項目,加快推進海龍灣游艇俱樂部建設,樹立川島旅游的高尚品牌,將溫泉、漂流、工業、農業旅游等資源進行組團開發,把臺山建設成具有僑鄉特色的旅游度假勝地。二是穩步發展房地產業。圍繞建設“文化城市、生態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標,加快推進“南區”和“北新區”開發布局,完善住房供應體系,保障房地產市場有序運行。三是改造提升傳統商貿零售市場發展。大力打造商業流通產業集群,重點把“南區”建設成為一個中央商業服務區,形成以商貿、餐飲、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具有現代商業氣息的城市中央商業區。
(三)集中精力抓項目,千方百計增投資。未來五年可以說是臺山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有已建成的亞洲最大火力發電站,有在建的世界最先進裝備的核電站,有年產值預期超200億元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富華重工。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載體,目前,我市有臺山清潔能源(核電)裝備產業園和廣海灣工業園兩個省級工業園區,通過召開各類型推介會和招商會,今年兩園區已簽訂項目達40多個,投資總額達170多億元,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抓好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項目施工環境,想方設法加快新增項目施工進度,以大投資的拉動臺山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