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統計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緊抓機遇 發揮優勢
――2011年臺山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經濟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在大型重點項目相繼投產的拉動下,國民經濟發展得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各項經濟指標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
一、 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 國民經濟平穩發展,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據初步測算,2011年我市GDP為278.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4.0%,增幅比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1.09億元,同比增長5.0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74.89億元,同比增長20.34%,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167.12億元,同比增長2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2.18億元,同比增長5.2%。
(二) 扎實推進現代農業生產,農業效益穩步提升。
今年,我市天氣適中,全年農業生產得到良好發展,種植業實現大豐收。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68.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5.5%。全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優化種植結構,抓好效益較高的經濟作物種植推廣,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全市糧食產量39.2萬噸,比上年增加0.66萬噸,增長1.71%;蔬菜產量24.4萬噸,比上年增加3.84萬噸,增長18.67%;花生產量1.15萬噸,比上年增加0.05萬噸,增長4.5%;豬肉產量2.51萬噸,比上年增加0.15萬噸,增長6.3%;水產品總產量38.2萬噸,其中,海水產品產量29.5萬噸,比上年增加1.28萬噸。
(三) 工業快速發展,效益明顯提升。
在大型重點項目投產的拉動下,我市工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據初步預測,今年我市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70.16億元,同比增長20.4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12.41億元,同比增長22.92%。工業經濟主導地位明顯加強,電能源、汽車零部件和金屬制品已成為我市主要支柱產業。國華粵電臺山發電廠6、7號100萬千瓦時機組分別在7月份和11月份投產發電,今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比上年增加2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0億元,創造工業增加值45億元;富華重工5—12號車間投入生產,預計工業總產值達11億元,比上年增加8億元,實現利潤6000萬元,創造工業增加值3億元;中廣核臺山川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今年新增4.28萬千瓦時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預計今年工業總產值1.5億元,比上年增加1.2億元,實現利潤6500萬元,創造工業增加值1.2億元。三家重點項目投產預計增加15.5億元工業增加值,拉動GDP增長6.7個百分點,對我市今年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
(四) 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增速逐月回落。
隨著國華粵電臺山發電廠二期和中廣核臺山川島風力發電兩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今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出現前高后低現象,全年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1.45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臺山核電、臺電二期、川島風電和端芬、廣海、汶村風電場四大項目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14億元,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6.49%。
(五) 消費品市場喜憂參半,住宿餐飲業興旺發達。
今年以來,國內CPI一直處于4—6%之間,較高CPI對社會消費品市場必然產生一定影響,居民對漲幅較大的食品類商品消費意欲有所下降,但以汽車、家用電器、服裝等非食品類的商品依然暢銷市場。全年我市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67億元,同比增長16.14%,其中:批發業3.77億元,同比增長22.4%;零售業111.88億元,同比增長15.3%;住宿和餐飲業20.14億元,同比增長21.6%。
(六) 財政收入穩步回升,金融市場穩健運行。
今年,雖然國華臺電發電量增長30%,但是受購買國產設備退稅政策影響,上交稅金同比下降30%。隨著下半年6、7號機組的投產發電,財政收入開始穩步回升,預計全年完成財政一般收入16.29億元,同比增長11.5%。今年以來,金融機構存、貸款增長穩定,金融環境仍較寬松,但受國家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微調,資金供給逐步趨緊,預計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為334億元,比年初上升7.3%,其中:個人儲蓄存款余額266億元,比年初上升7.88%;本外幣貸款余額153億元,比年初上升15.84%。
(七) 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合同外資增長強勁。
今年以來,在臺山核電廠建設的推動下,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完成18.35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11.62億美元,同比增長2.65%;進口6.73億美元,同比增長91.19%。全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據初步預測,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完成1.78億美元,同比增長9.04%,簽訂合同外資金額2.5億美元,同比增長69%,全年批準外資項目53個,同比增長23.26%,其中:新批項目34個,同比增長30.77%。
二、 加快社會經濟發展方法和措施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轉型發展、強市富民的攻堅階段,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幸福臺山的關鍵時期。隨著珠三角一體化進程加快,港珠澳大橋和西部沿海鐵路、中開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設,將使我市區位條件進一步改善。金融海嘯引起的全球經濟布局調整,珠三角核心區發展梯度外延,有利于我們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參與經濟分工合作。特別是隨著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實施的進一步深化,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市作為海洋大市的后發優勢將進一步凸顯。今后五年,是臺山大有可為的黃金發展期。從我市現有條件看,經歷多年發展尤其“十一五”時期的不懈努力,積聚了一定的產業發展能量,具備較強的發展后勁。
(一)加強海洋資源整合,促進海洋經濟崛起。
臺山是海洋大市,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是臺山發展的必由之路。緊緊把握《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有利契機,做好資源整合,對港口資源、濱海旅游資源、養殖資源等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構建廣海灣、川島、鎮海灣三大各具特色的藍色產業帶,加強載體建設,重點打造臺山清潔能源(核電)裝備產業園和廣海灣工業園南區,繼續完善相關規劃工作,加快完善園區的配套建設,進一步做好廣海大沙環保工業集中區、海宴新財富工業集中區、汶村船舶基地的產業規劃、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工作。強化項目拉動,要圍繞魚塘港等沿海重要基礎設施、擁有岸線的連片土地,整體規劃、長遠布局,保護臨港資源的完整性,積極推介但不急于求成,吸引真正具有實力、能夠有效利用資源發展臨港大工業的戰略投資者。此外,要以引入水產加工業項目為突破口,帶動水產流通業以及其它服務業的發展。
(二)以龍頭帶動,加快新型工業集聚。
通過“大項目帶動產業鏈——產業鏈裂變為產業集群——產業集群聚變成產業高地”的路徑,增強經濟增長的動力。把國華臺電、富華重工培育成超百億產值的企業集團,做大新興產業。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加大資源要素傾斜,推動新興產業規模發展,培育壯大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以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大力扶持以富華重工為重點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延伸,加快核電裝備、風電裝備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業以及沿海修造船舶等裝備產業發展,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抓好臺山核電一期、國華臺電二期后續工程、臺山風電等重大項目的推進協調,做強電能源產業。積極運用高新、綠色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產品、設備和工藝,全面提高金屬制品、電子電器、紡織服裝、家具木業等傳統產業的附加值、技術含量和檔次,增強企業競爭力。
(三)推進旅游產業結構提升,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推動旅游與文化相融合,突出文化理念,提升旅游資源的整合和營銷水平,以上川島金、銀沙灘為核心,結合獼猴、白海豚及海上絲綢之路等資源,尋找戰略投資集團,打造高檔次龍頭旅游項目,加快推進海龍灣游艇俱樂部項目,樹立川島旅游的高尚品牌。整合梅家大院、岡寧圩、浮月洋樓等特色文化資源,打造“民國風”影視基地。將溫泉、漂流、工業、農業旅游等資源進行組團開發,把臺山建設成具有僑鄉特色的旅游度假勝地。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金融、保險、餐飲娛樂等生產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區域性專業會展,重點打造古典家具博覽交易基地,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逐步提升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
(四)以特色產業為主,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推動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發展特色種養業,擴大黑皮冬瓜、花卉、鰻魚等農產品生產規模,著力打造特色農業品牌,爭取將“珍香”等省級品牌培育成國家級名牌,創建“臺山鰻魚”地理標志品牌。建設產業基地,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現代高效農業上規模、上水平。加快發展非農產業,加強農民勞動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層次,不斷提高工資性、投資性、經營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
臺山市統計局 黃晉榮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