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統計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2020年5月22日)
2019年,臺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打下扎實基礎。
一、綜合
經江門市統計局統一核算,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2.24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1.56億元,同比增長7.0%;第二產業增加值173.91億元,同比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176.77億元,同比增長4.8%。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2.46:38.46:39.08。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4.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1%,住宿和餐飲業增長1.8%,金融業增長6.8%,房地產業下降0.3%,營利性服務業增長9.4%,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4.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422元,比上年增長4.9%。
2019年末,全市國有、集體企業1657家,外資企業660家,私營企業6208家,個體工商戶34088戶。全市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注冊資金達229.12億元,比上年增加37.2億元。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383736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9%,其中,工業用電量229134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占全社會用電量的59.7%。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8.04億元,比上年增長0.8%。其中:種植業產值42.03億元,同比增長6.8%;林業產值2.35億元,同比下降2.7%;牧業產值12.88億元,同比增長9.2%;漁業產值118.83億元,同比下降3.1%;農林牧副漁服務業產值1.95億元,同比增長7.8%。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5.93萬畝,比上年增加5.78萬畝;甘蔗種植面積1.51萬畝,同比減少0.08萬畝;花生種植面積6.99萬畝,比上年減少0.0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34.92萬畝,比上年增加2.8萬畝;水果種植面積9.17萬畝,比上年增加0.22萬畝。
全年糧食總產量38.22萬噸,比上年增加3.1萬噸;甘蔗產量8.6萬噸,比上年減少0.62萬噸;花生產量1.29萬噸,比上年增加0.06萬噸;蔬菜產量49.27萬噸,比上年增加5.6萬噸;水果產量8.19萬噸,比上年增加0.97萬噸。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1458畝,幼林撫育作業面積6.69萬畝,成林撫育面積4.38萬畝。
全年肉類總產量4.46萬噸,比上年增加0.34萬噸,其中:豬肉產量2.48萬噸,同比減少0.24萬噸;禽肉產量1.94萬噸,比上年增加0.57萬噸。
全年水產品總產量39.89萬噸,其中:海水產品產量25.27萬噸,比上年增加0.66萬噸;淡水產品產量14.62萬噸,比上年增加0.46萬噸。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49.63萬千瓦,比上年減少0.59萬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純)4.65萬噸,與上年持平。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4.6%,其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同比下降41.4%;股份制企業同比下降2.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16.4%。
十大支柱產業產值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31.2%;金屬制品業同比增長1.7%;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增長6.5%;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長6.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下降2.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同比增長2.4%;通用設備制造業同比下降18.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同比下降11.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下降14.3%;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同比增長35.8%。
全市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總產值24.91億元,同比下降18.7%;竣工產值13.35億元,同比下降32.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30.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1%;房屋建筑竣工面積73.6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6%。從登記注冊類型來看,內資同比增長10.7%;港澳臺商投資同比增長41.3%;外商投資同比增長6.9%。從產業劃分來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72.1%;第二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0.0%;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5.0%。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97.44億元,同比增長34%;房屋施工面積541.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9%;商品房銷售面積110.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1%。
五、交通和郵電業
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312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5.2公里,一級公路136.5公里。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97131萬噸公里,其中:公路貨運周轉量14365萬噸公里;水路貨運周轉量82766萬噸公里。完成客運周轉量58795萬人公里,其中:公路客運周轉量54486萬人公里;水路客運周轉量4309萬人公里。港口貨物吞吐量1836萬噸;其中集裝箱364萬噸;港口旅客吞吐量427萬人。
年末民用車輛擁有量38.5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4.5%,其中,大型汽車0.26萬輛,增長7.1%;小型汽車8.09萬輛,增長12.2%;摩托車30.2萬車輛,增長2.5%。年末全市實有的士78輛,年末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100輛。
全年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7650萬元,比上年增長3.49%。年末全市共設郵政局(所)31處,其中支局11處;全市固定電話用戶14.2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86.5萬戶;互聯網用戶25.68萬戶。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50.9億元,增長9.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8.05億元,增長8.0%。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上年下降6.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比上年增長45.0%,化妝品類比上年增長721.4%,日用品類比上年增長25.1%,五金、電料類比上年下降30.7%,書報雜志類比上年增長8.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比上年增長24.1%,中西藥品類比上年增長15.9%,石油及制品類比上年增長16.9%,機電產品及設備類比上年下降4.9%,汽車類比上年增長19.9%。
七、對外經濟貿易和旅游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99.8億元,比上年下降27.5%。其中:出口額85.9億元,比上年下降18.2%;進口額13.9億元,比上年下降57.4%。實現貿易順差7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5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1%。
全年旅游總收入127.11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總計1454.6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3%,其中接待過夜旅游者人數603.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1%。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65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稅收收入20.87億元,增長3.5%;非稅收入10.79億元,增長18.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9.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70.2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9%。其中:境內存款余額635.4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4%;境外存款余額34.7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0.8%。年末各項貸款余額468.6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7%,在各項貸款中:境內貸款余額465.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7%;境外貸款余額3.6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8%。
全年保費收入7.92億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人壽保險業務收入4.6億元,比上年下降8.0%;財產保險業務收入3.32億元,比上年增長11.0%。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1.4億元,全市擁有縣級以上科研機構2個。年末全市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2家。累計認定高新技術產品621種。年末全市共擁有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8852人,其中獲中級以上職稱10677人。
全市有獨立設置的幼兒園85所,在園幼兒2.32萬人;全市共有小學54所,在校學生5.36萬人;初中29所,在校學生2.31萬人;高中8所,在校學生1.37萬人;中等職業學校4所,在校學生共0.71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317人。全市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7%。全市高考升學人數4758人,高中升學率85.0%。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擁有文化站17個,縣級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圖書館1間,公共圖書館電子書藏量36萬冊,紙質書籍藏量38萬冊,圖書館全年流通人數25萬人次,圖書外借數16萬冊次,圖書館閱覽室坐席數400個。博物館1個,博物館文物藏品8934件。縣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各1座,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15.29萬戶。
年末全市衛生部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77個,床位4170張,衛生技術人員5829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898人、注冊護士2704人、藥師(士)325人、技師(士)257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645人。
年末全市擁有體育社團57家,有社會體育指導員3288人。市體育健兒在國內賽事中,獲得兩項冠軍;在省級比賽上,獲得一項亞軍和一項季軍;在江門市第九屆運動會上,團體總分和金牌數均暫列江門市第二名。
十一、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
全年審批環保建設項目55項。全市現有環境監測站1個,環境監測人員19人。建立煙塵控制區1個,煙塵控制面積21.3平方公里。建有污水處理廠18座。市區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331天。工業廢水處理排放達標率100%;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率100%;工業一般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100%。
全市年平均氣溫23.9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38.1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8攝氏度;年總降雨量2370.5毫米;年日照時數1747.6小時;全年對本市有影響的臺風5個。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690起、死亡47人、受傷337人,經濟損失472.6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1%、4.1%、31%和75.1%。其中,工礦商貿方面: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受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115萬元;道路交通方面:發生事故318起、死亡46人、受傷337人、直接經濟損失3.04萬元;消防火災方面:發生事故371起、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354.6萬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公安戶籍總人口96.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0.89萬人,鄉村人口55.91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8‰,死亡率6.9‰,自然增長率1.9‰。全市常住人口95.39萬人,城鎮人口比重47.5%。
年末全市從業人員53.33萬人,其中:第一產業28.36萬人,第二產業10.96萬人,第三產業14.02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468人,年末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員3776人,全年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員681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2%。全年開展農村勞動技能培訓雙轉移就業人員2630人。
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16元,比上年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其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4元,比上年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93元,比上年增長7.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3%。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5.58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0%。
全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3.89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8.88億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3.55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22萬人,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6.62萬人,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9.3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8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1.23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0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基金支出28.52億元。
年末全市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19個,床位2872張。全市特困供養人數4362人,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數8567人,全年發放低保救濟金4583萬元。
注:1.本公報中2019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進行修訂。
4、環保數據為45家重點企業(不包括臺山電廠)。
資料來源:本公報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路里程、公路和水路運輸、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貨物進出口、實際利用資、郵電業務、高新技術企業數據來自市科工商務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臺山支行;保險業數據來自江門市保險行業協會;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公共圖書館、文化站、博物館、旅游、體育數據來自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江門市生態環境局臺山分局;氣象數據來自市氣象局;安全事故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戶籍人口數據來自市公安局;城鎮就業和失業、專業技術人員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數據來自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社會福利機構、低保特困數據來自市民政局;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臺山調查隊;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