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發揚擁軍愛軍的優良傳統,學習老一輩革命家頑強拼搏、奉獻祖國的優秀品質,讓退役老兵真實感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的關懷。3月29日,臺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結合常態化走訪,為獲得二等功退役軍人譚文大送去了溫暖與關愛,并認真聆聽其“父子兵”當年的革命故事。一樣的信仰,一樣的追求,一樣的情愫徹底地詮釋著父子兵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祖國的無比熱愛。


(圖1中間,二等功退役軍人譚文大)
譚文大,1953年出生,從小聽著父輩們的革命故事長大,在父親的鼓勵下,毅然從戎,于1972年應征入伍,服役期間曾參加戰斗任務,因為成績突出,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1981年退役轉業安置在當年臺山縣物資局工作,先后任綜合股長辦公室主任,生產資料服務公司和外資企業物資供應公司經理,1990年起任臺山縣物資局局長,物資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江淮臺山僑星汽車廠(合作企業)董事長等職務,曾獲廣東省勞動模范稱號、江門市杰出退伍轉業軍人稱號、江門市第一線有突出貢獻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廣東省物資先進工作者、中國共產黨江門市第九次黨代會代表、臺山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一輩人聽著一輩人的故事,一代人傳承一代人的精神。帶著家人的囑托,更帶著父子從軍的紅色血脈,譚文大在部隊各項訓練中勇爭先、沖在前,很快從同年兵中脫穎而出。轉業地方工作以后,譚文大堅持發揚軍人的雷厲風行作風,敢闖敢干,特別是在擔任物資局局長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單位的支持下,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企業不但迅速扭虧為盈,還持續穩定不斷向前發展,從原來5個公司發展到11個公司,經營規模擴大了好幾倍,成為當年多元化經營的集團企業。

接過家族的紅色接力棒,他從未忘記自己來時的路,他嚴于律己、勤懇工作,作為抗戰老兵父親譚孔安的革命精神一直長存譚文大心中,他曾說道,當過兵的人,年輕就要奮斗,人生就要勇于付出,事業就要敢于冒險,尤其作為軍人子弟......”譚文大時刻牢記父親的叮囑。
譚文大父親譚孔安,已逝,享年101歲,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年僅17歲的譚老心潮澎湃,參軍入伍,以血肉之軀報效國家,曾參加游擊隊,為驅除日寇,保衛中華作出自己的貢獻。解放戰爭結束后不久,譚老經批準離隊回鄉務農,1958年又重新參加工作,成為廣東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正式的國營企業職工至退休。

(“父子兵同框”,左圖,二等功退役軍人譚文大;右圖,抗戰老兵譚孔安,已逝)


(已逝抗戰老兵譚孔安的紀念章)
從出生到逝去,父親譚老跨越整整101載,紅色的沃土孕育出了革命的新芽,譚文大從小到大,就經常聽父親講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軍人在戰場上殺敵的故事。久而久之,一顆顆紅色的種子便深深扎根在譚文大的腦海里,從小就接受軍旅故事的熏陶讓譚文大對部隊有種特殊的情懷長大后,他決定參軍入伍續寫家庭的軍旅榮光,在譚文大心里“穿上軍裝,成為一名軍人”不僅是在履行義務,更是紅色家風在傳承,于是他踐行了初心使命并將部隊優良傳統延續至今。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