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是世界預防溺水日。
正值暑假,學生溺水進入高發期。
全球每年約三十多萬人因此身亡,
過半為未成年人。
特別是水庫、河流、池塘等水面看似平靜,
水下其實危機重重。
防溺水警鐘一定要
敲起來!敲起來!!敲起來!!!
……
一條條生命,一個個悲劇,
再次給了我們血的教訓:
第一,不要讓孩子放假后去游野泳!
第二,不要讓孩子單獨離家外出玩耍!
第三,不要讓孩子結伴到水邊玩耍游泳!
家長、孩子必須要知道!
如何正確預防、辨別溺水,
出事后如何科學自救和施救。
?家長或看護人決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或開放的水源邊。家長與兒童的距離需要伸手可及,專心看管,不能疏忽。
?兒童游泳需成人陪同,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抽筋。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教育孩子不在水中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教孩子學習游泳、心肺復蘇等技能。
?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辨別?一旦安靜要警惕
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
如能及時發現,生命或可挽回。
如何辨別兒童溺水?
牢記下面這些跡象
?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溺水兒童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掙扎,20-60秒之后下沉。
?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如何救援?控水無益反有害
在加強預防的同時,
大家也要掌捏相關的
自救知識和技能,
以下7點要知道:
?保持鎮定,節省體力;
?頭部后仰,露出口鼻;
?深吸淺呼,放松肢體;
?防止嗆水,用嘴吸氣;
?如有漂浮物,盡力抓取;
?找準時機,大聲呼救;
?遇人營救,聽從指揮。
如何施救?
?首先施救者必須熟悉水性,還須具備專業的救助知識,確保自身安全是實施溺水救援的前提。否則馬上撥打求救電話,請求專業救助。
?科學救援時可就地取材,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拋向落水者,讓其攀扶或將其拖至岸邊。拖拽救援時,需伏地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最好從背部把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迅速將其拖上岸。
?上岸后,如果發現溺水者口腔有水草泥沙等異物,應快速清理,但不要花費過多時間。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是還有正常呼吸,可將其側臥,使得口腔異物可自然流出。同時將其身體擦干,覆蓋干衣服保暖,等待120到來。
?如果失去正常呼吸,應持續心肺復蘇,直到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或是救護車趕到現場。如果現場能拿到AED,應立即介入AED。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溺水者是否還有呼吸,任何情況都不要對其進行各種形式的控水,如倒掛奔跑、膝蓋頂腹、海姆立克等等。水不會成為阻塞呼吸道的異物,但控水過程有可能導致其胃內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還可能延誤寶貴的心肺復蘇的時機。
最后,不管溺水者是否恢復呼吸心跳,都應該送醫進一步檢查,以防肺部感染等并發癥。
如何防溺水?
一圖讀懂









來源于:廣州日報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