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應急管理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寵物咬(抓)傷的應急救護
家養寵物日益普遍,常有人被貓、狗等動物咬傷、抓傷,要警惕由此導致的狂犬病、貓抓熱等疾病。

狂犬病為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畏光、發作性咽肌痙攣、呼吸困難等等癥狀。狗為主要傳染源,其他感染該病的溫血動物如貓、狼、鼠、豬、蝙蝠、狐等也可傳播。人被病獸咬傷后,潛伏期無任何癥狀,平均的潛伏期為一到三個月,也可能超過一年。一旦發病,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100%。
(1)被犬等咬傷后立即向傷口方向擠捏,排出帶毒液的污血,或用負壓吸毒火罐拔毒,但絕不能用嘴去吸傷口處的污血,也不可加壓止血,除非血流不止。
(2)沒有條件的,可用大量涼開水、鹽開水或清水反復沖洗。有條件的,可按以下順序進行消毒處理:先用 20%肥皂水反復沖洗→再用大量涼開水或鹽開水反復沖洗→然后用75%酒精局部消毒→最后用2.5%~ 5%碘酒或0.1%新潔爾滅消毒。
(3)現場處理后,盡快到醫院就醫,及時注射狂犬疫苗,力爭在傷后 24 小時內注射,“寧早勿晚” “寧補勿缺”。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僅6個月,如果6個月后又被犬咬傷,還需再次注射疫苗。
(4)局部傷口原則上不縫合、不包扎、不涂軟膏、不用粉劑,以利傷口排毒,如傷及頭面部,或傷口大且深,傷及大血管需要縫合包扎時,應以不妨礙引流、保證充分沖洗和消毒為前提。

(5)接種狂犬病疫苗期間,應忌酒、可樂、咖啡、濃茶等刺激食物。
(6)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要嚴格消毒處理。日光、紫外線、通風、干燥可使狂犬病毒失去感染力;高錳酸鉀、3% 以上濃度碘酒、1%福爾馬林、70%酒精、加溫 60℃15 分鐘或加溫100℃至2 分鐘,可使狂犬病毒完全死亡。
被貓抓傷后引起的疾病被稱作貓抓病或貓抓熱,潛伏期 30 天左右,主要表現為傷口難以愈合、肉芽腫,以及輕度全身癥狀如:頭痛低熱、全身不適、局部或接近傷口的向心性淋巴結顯著腫大等,病程遷延。
(1)被貓抓傷后,應盡快清洗消毒損傷皮膚。具體方法:在涼開水內加些食鹽,反復沖洗傷口數次,再用2%碘酒消毒。
(2)傷口較深、較大,應口服抗菌藥物,以預防貓抓病。
(3)抓傷后1個月左右若出現發熱傷口局部向心性部位出現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4)雖然是被貓抓傷,但其爪子可能與狗有過接觸,建議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