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自然資源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一、2013年工作總結
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緊緊抓住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海洋強國和《廣東省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圍繞大廣海灣區列入《廣東海洋經濟地圖》的“灣區計劃”發展戰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力進取,全市海洋漁業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預計2013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達270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濱海電力和海水利用業產值達113億元;水產品總產量達37.79萬噸,同比減少2.64%;水產品總產值51.52億元,同比增長7.3%。回顧一年來,我們主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海洋綜合管理,服務海洋經濟發展。
1.積極配合做好我市重大項目用海跟蹤協調工作。圍繞我市海洋經濟建設,我局把跟蹤服務好重大項目用海作為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全市項目用海的跟進工作,從海域使用論證、協助辦理報批、征用海域補償以及調解用海糾紛等方面進行跟蹤協調和指導。一是繼續配合廣海灣工業園區推進香港惰性拆建物料處置工程的實施。截至12月25日,臺山處置區今年共接收香港惰性拆建物料967萬噸,堆填陸域面積1062畝;累計接收香港惰性拆建物料6298萬噸,累計填出陸域面積7810畝。二是積極參與廣海灣西區海域使用規劃方案和論證報告的編制工作,為西區海域使用提出建議和參考意見,目前招標確定編寫單位等前期相關工作正在抓緊開展。三是積極推進“海域使用直通車”試點工作。目前我市已被省海洋局批準列入“海域使用直通車”試點地區,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廣海灣、海洋等相關部門正在共同研究,制定適合我市實際的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積極穩妥推進試點工作的開展。四是認真抓好《臺山市海洋功能區劃》的修編工作。《臺山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修編工作進度順利,10月份已完成征求意見稿,并組織征求了相關單位意見,11月反饋至修編單位。
2.加強海域與海島管理。一是抓好海域使用管理、海域使用證年度審核及征收海域使用金工作。本年度全市審證119本,涉及的海域面積共5594.681公頃,共征收海域使用金1311467元。二是做好海島名稱標志設置工作。為完成省下達我市2012年度30個海島名稱標志設置工程,我局認真組織開展工程設計和招標,抓好海洋和海島惡劣環境下施工的安全生產管理,碑體安裝工作正在抓緊實施,預計年底前全面完成。三是加快協調下川島綜合整治修復項目獨灣碼頭防波堤工程實施的進度。我們多次與川島鎮召開項目碰頭會,推動資金籌措和前期工作抓緊開展,協調海域使用論證和環評等相關的海域使用前期手續,目前項目盡快立項和開工建設。四是協助川島鎮做好漭洲島海島生態建設實驗基地項目的申報工作,該項目已獲省海洋部門認可,確定為省向國家海洋部門申報的四個項目之一,已完成相關申報資料修改,向國家海洋局正式申報。
3.抓好海域整治調查摸底,打擊違法用海行為。為加強管理和進一步打擊違法用海,確保國家海洋法律法規的全面貫徹,我們對全市違法用海情況進行詳細摸底調查,為開展全市整治違法用海工作提供準確的第一手資料,為規范海域使用管理打下良好基礎。
(二)優化漁業產業結構,加快現代漁業建設。
1.狠抓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通過懸掛水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橫幅和宣傳標語等途徑,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養殖戶的質量安全意識;制定《2013年臺山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計劃》,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抽檢和執法力度,嚴厲查處使用違禁藥物的行為,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953人次,檢查養殖場種苗場共151個,抽樣數量共461個樣品,檢測結果全部合格。此外,我局9月在廣海漁區建立了水產品快速抽樣檢測室,提高水產品安全監管的科技手段。我市全年沒有發生一宗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確保了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
2.加快各類海洋組織協會的建設步伐。一是組建臺山市海洋產業社會組織聯合會。聯合會于7月掛牌成立,有21個會員單位,進一步提升我市海洋產業競爭力,擴大產業影響力。二是在我局指導下,我市新成立了臺山市海洋漁業捕撈協會、臺山市都順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臺山市鴻海海洋漁業專業合作社,進一步發揮協會和合作社的作用,指導和規范行業生產管理,促進行業的發展。三是通過漁業合作社的幫扶帶動,積極發揮了廣海鯤鵬永潤、盛和兩個漁業專業合作社在扶持帶動漁船更新改造、發展漁業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和指導漁船跟幫生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推進魚塘標準化建設。我局深入基層指導開展低產魚塘改造,致力于提高水產養殖魚塘的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全年完成低產咸圍(魚塘)改造1.3萬畝,帶動了群眾生產致富。
4.推進鋼質漁船更新改造。積極鼓勵和引導漁民建造大馬力、抗強風、高效益的鋼質漁船,發展闖深、遠海捕撈,全年完成更新改造大功率鋼質漁船8艘,現有3艘南沙漁船正在進行更新改造中,通過改變漁民現有的生產作業方式,提高漁民收入。
6.加強海洋漁業技術和安全培訓。為切實加強我市水產養殖救災復產工作,提升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6月份由我局牽頭,臺山市都斛鎮漁業養殖協會承辦了一期救災復產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和一期水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班,培訓人數達160多人次。
(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海洋與漁業可持續發展。
1.做好海洋資源環境監測工作。今年配合省、江門市海洋環境監測部門,認真做好陸源排污口監控和主要養殖區、捕撈區、近岸水質、沉積物抽查化驗等工作,全年完成近岸海域水質質量監測站位17個,近岸海域沉積物監測站位3個,海水浴場環境測報預報站位3個,海水增養殖區環境監測站位3個,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環境監測站位7個,上下川島中國龍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環境監測站位8個,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環境監測站位7個,陸源入海排污口監測站位1個,主要河流漁業水域環境質量站位1個,主要養殖區環境質量監測站位3個等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我們還召開漁業資源動態監測船長座談會,對做得較好的監測船給予表彰和獎勵。
2.積極做好飛沙灘海水浴場的測報工作。堅持做到早與上級聯系溝通、早進行儀器設置檢測、早與協作單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海水浴場監測預報工作順利開展,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表揚。
3.做好人工魚礁建設工作。1月完成三杯酒8號省級生態公益大型人工魚礁區竣工驗收,共投入資金1640萬元,建造投放礁體1410個,建造礁區陸上警示牌一個、燈標四座;利用三杯酒8號人工魚礁的結余資金181萬元,1月完成三杯酒8號人工魚礁增加工程竣工驗收,建造投放礁體167個;6月份完成三杯酒2號、7號、8號礁區的三艘執法快艇的驗收交付使用工作。至此,我市省人大議案人工預案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4.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工作。去年,我市已完成中央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增殖放流和海藻養殖任務。今年繼續抓好海洋牧場人工魚礁建設,人工魚礁建設計劃建造投放礁體186個,6月初已完成工程招投標工作并簽訂施工合同,8月開始施工,目前已完成所有礁體建造工作,并通過礁體驗收后準備投放。
5.做好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增殖放流工作。5月份在廣海灣海域分別實施了2011年和2012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增殖放流工作,完成放流中國對蝦苗2235萬尾,黑鯛魚苗20萬尾,斑節對蝦苗800萬尾,石斑魚苗4.1萬尾。
6.做好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工作。以“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為契機,以“關愛水生動物,添彩美麗中國”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新穎、實效明顯的宣傳教育,并深入賓館、酒樓等地開展專項執法1次。
(四)全方位提升服務水平,海監漁政執法實現新跨越。
1.加快漁業執法設施建設。投資200多萬元建造的3艘人工魚礁執法快艇已經投入使用,我局向中國海監總隊爭取建造的CMS1900型海監執法快艇已列入明年我市財政預算,將極大提高漁政隊伍搶險救災能力。
2.推進漁港建設和管理。廣海漁港建設二類漁港完成立項工作,用海申報資料已上報上級部門,沙堤漁港和橫山漁港分別申報國家中心和一類漁港建設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也均已完成。沙堤漁港于2013年1月被評為全國文明漁港。
3.加強漁場和漁船的監督管理。一是嚴厲打擊電、毒、炸漁船,查處禁漁區、禁漁期和無證生產漁船,有力地遏制各種違規捕撈作業行為,維護我市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保障海上作業的安全收到了明顯效果。共查處違規漁業案件196宗。其中違反許可證制度9艘,違反禁漁區(期)69宗,電魚作業1宗。二是采用經常性檢查與突擊檢查、全面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重點對漁船的適航性能、漁港內危險作業、南沙生產漁船、籠捕作業漁船、漁港內送人艇超載等進行檢查。共出動船艇309艘次,執法人員2400多人次,檢查船數1380多艘次。
4.加大海洋漁業執法力度。落實海監“三巡”制度,多次深入到沿海鎮、村以及養殖戶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出動海監巡查車、船艇125輛(艘)次,對無證開發和亂圍、亂填的非法行為的依法查處,對臺山市所有工程用海項目檢查覆蓋率達100%;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執法力度,積極開展陸上、海上的巡查工作,全年執法檢查海洋用海項目達72多宗,未發現違法違規現象;加強海島保護執法,全年出動210多人次,船艇90多艘次,巡查海島253個。
5.加大漁業安全生產監管力度。一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我局與屬下漁政大隊、大隊與中隊、執法船艇簽訂漁業安全生產責任書,漁政大隊、中隊還設立安全專員,中隊把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分解到漁村及每一艘漁船。二是加大漁船安全檢查力度。采用經常性的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全面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11月份還開展了地毯式的漁船安全檢查整治。全年共出動船艇380艘次,執法人員4255人次,累計檢查漁船4670艘次,共發出安全整改通知書910份,整改率100%,從根本上確保了漁船生產航行的安全性能。三是加大漁業安全生產培訓力度,為提高漁民安全生產意識和應急技能,確保漁民持證上崗,今年以來,我市全面推進漁民培訓改革工作,采取借助社會力量辦學的模式,邀請廣東海洋大學教授授課,休漁期在重點漁業村舉辦了四場安全生產培訓、消防救生演練培訓現場會,培訓漁民群眾共1223人,6月還在廣海舉辦船東船長漁業安全培訓學習,重點學習安全設備及通信設備的使用方法,培訓漁民250多人。為深刻吸取“9﹒29”南沙生產漁船遇險事件的教訓,11月15日至19日組織“三沙”生產漁船的船主、船長、輪機長共104人前往廣州,參加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專家授課的漁民安全警示教育培訓班;11月上旬在廣海、汶村、赤溪、川島等鎮舉辦四期安全生產培訓班及救生消防演示會,合計培訓漁民1234人;12月16日至19日舉辦兩期“三沙”生產漁船船員共766人的培訓班;12月23日至27日舉辦340人的漁業從業人員上崗培訓班,確保100%船員獲得上崗資質,切實提高安全生產操作水平和遇險自救能力。四是加強漁業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手機通信終端、漁船IC卡系統、船員IC卡系統 和AIS船載自動識別系統配備工作基本完成,從根本上加強和規范漁船基礎管理,進一步加快我市漁業安全監管和救生體系的建設。五是積極參與海難救助工作,全年參與海難救助12宗,搶救22人,挽回經濟損失45萬元,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6.抓好伏季休漁工作。為確保南海區伏季休漁工作的順利完成,我們認真落實伏季休漁實施方案,加大宣傳力度,界定伏季休漁對象,經共同努力,全市354艘休漁船做到“船進港、網封存、證集中”管理,為遏制海洋漁業資源衰退,增加經濟魚類的資源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樹立執政為民新形象。
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把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聯系起來,在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方面做到講文明、講廉潔、講效率、講質量,對前來辦事的群眾做到熱情接待,隨到隨辦,按時辦結,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做好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一是開展慰問幫扶工作。“六一”節慰問沙堤漁業村三戶貧困兒童,“七一”黨支部活動慰問沙堤漁業村12戶困難老黨員,中秋節前慰問上川沙堤貧困3戶,休漁期聯合民政部門救濟幫扶全市困難漁民69戶,發放慰問金、慰問品共計8萬元,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9.29”事件后,我局發動干部職工及海洋協會捐款,組織慰問遇險漁民家庭,幫其度過難關。此外,我局還落實沙堤村每戶貧困戶幫扶資金9600元,幫其購買生產工具、生產場所等,并落實扶持資金8萬元改造沙堤村小型漁船的避風塘。二是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漁政大隊積極開展“漁政隊伍建設年”創建活動,通過征文、制作宣傳欄等一系列活動踐行“務實、規范、服務”的理念;舉辦廉政教育培訓班,邀請市宣傳部對我局執法人員授課。三是開展“道德講堂”活動,通過七個環節展示,學習道德模范,在我局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四是做好2012年度漁業柴油補助發放工作,我局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派出人員逐船登船檢驗審核,最終核實全市補貼對象漁船2650艘符合條件,共發放柴油補貼1.94億元,使廣大漁民真正受惠。
雖然今年我們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海洋開發潛力和優勢還未充分發揮,漁船安全管理存在隱患,漁業基礎設施滯后,海洋業仍處于初級開發階段,海洋高新技術、新興產業比重小,海洋科技總體水平不高,綜合競爭力不強。
二、2014年工作設想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把握《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和黨的十八大關于建設海洋強國報告的有利契機,深入推進江門市提出“沿海邊”經濟發展戰略,著力實施開啟海洋經濟發展新引擎“十大項目”,加強海洋綜合開發和管理,加快建設具有臺山特色的藍色產業帶和現代漁業,促進海洋與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措施
1.繼續做好重大項目用海的跟蹤服務工作。牢固樹立“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的觀念,積極配合市府及相關部門,做好臺山核電、國華臺電、廣海灣填海工程等項目用海的跟進工作,做好有關涉海規劃的編制工作,為實現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作出貢獻。
2.加強海域與海島管理。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加大海域使用金征收力度,提高海域使用收費率;繼續抓好海島名稱標志設置工作、推動獨灣碼頭防波堤工程和重點出海口海域整治修復項目的跟蹤落實;繼續跟進漭洲島海島生態建設實驗基地項目,組織申報上川島生活垃圾無公害處理項目;加強海洋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用海行為,推動我市依法用海工作全面開展。
3.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配合做好廣海漁港開工建設,橫山漁港申報國家一級漁港、沙堤漁港申報國家中心漁港工作;加強漁港清淤、消防、環保、航標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漁港的安全功能,改善漁港環境,為漁民群眾創造良好的漁船停泊場所。
4.壯大海洋產業組織和專業合作社。繼續完善我市海洋產業組織協會的組建與運作,進一步壯大發展市海洋產業聯合會;計劃2014年扶持成立一個漁業專業合作社,進一步發揮協會和合作社的作用,指導和規范行業生產管理,促進行業的發展。
5.扶持發展中深海捕撈業。繼續爭取上級資金與政策的扶持,發揮海洋組織協會和漁業合作社的扶持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建造大功率漁船發展遠海漁業捕撈,計劃2014年完成更新改造鋼質漁船11艘(其中南沙生產漁船4艘),帶動漁民致富。
6.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做好圍夾島3號、三杯酒2號、7號、8號人工魚礁區省人大檢查驗收的各項準備工作,完成海洋牧場示范區的竣工驗收。積極配合省、江門市做好有關海洋與漁業資源環境的調查、監控等工作;做好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保護工作。
7.做好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為貫徹“預防為主,防抗結合”的方針,進一步做好漁業安全硬件設施配備工作。將現有三個平臺整合,建立互聯、互動、高效、及時且統一指揮的漁船監控指揮中心,對全市250艘功率200匹馬力載員10人以上漁船通信設備進行更新升級,通過硬件設施的更新升級和改造,進一步提升我市海洋漁業防災減災能力。加強伏季休漁管理,保持漁業生產秩序穩定;廣泛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加強船東、船長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漁民安全生產作業和海上救生等專業技能,增強防范事故、抵御風險的能力。
8.加大漁政海監執法力度。積極協調鎮、村,強化農用自用船的監管力度;加強海域巡查,保障海域使用法律制度正確實施;有計劃地開展海域使用情況檢查監督,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非法盜采海砂行為。
9.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創建“五好”領導班子為契機,營造團結、活力和高效的機關作風;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完善監督制度。堅持以服務基層、服務漁民為宗旨,將部分行政審批項目進駐各有關鎮行政服務中心,方便群眾辦事,將有關行政職能下放到相關行業協會,提高辦事效率,做到便民利民;堅決杜絕“中層梗阻”現象,增強工作責任感、緊迫感和執行力,提升行政效能,進一步樹立海洋與漁業部門良好形象。
一、工作亮點:
(一)積極推進“海域使用直通車”試點工作。目前我市已被省海洋局批準列入“海域使用直通車”試點地區,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廣海灣、海洋等相關部門正在共同研究,制定適合我市實際的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積極穩妥推進試點工作的開展。
(二)組建臺山市海洋產業社會組織聯合會。聯合會于7月掛牌成立,會員單位共有21個,進一步提升我市海洋產業競爭力,擴大產業影響力。
(三)充分發揮各個海洋漁業專業合作社和協會的作用,鼓勵和引導漁民建造大馬力、抗強風、高效益的鋼質大漁船,發展闖深海捕撈,改變漁民現有的生產作業方式,提高漁民收入。全年完成更新改造8艘鋼質漁船的工作任務。
(四)做好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增殖放流工作。5月份在廣海灣海域分別實施了2011年和2012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增殖放流工作,完成放流中國對蝦苗2235萬尾,黑鯛魚苗20萬尾,斑節對蝦苗800萬尾,石斑魚苗4.1萬尾。
(五)漁船從業人員培訓力度前所未有。今年以來,培訓漁民群眾達3917人次,為歷年之最,切實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和應急自救互救能力。
二、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做好漁業安全硬件設施配備工作。將現有三個港澳流動漁船監控、南沙漁船北斗星監控和廣東省漁業安全生產通信平臺整合,建立互聯、互動、高效、及時且統一指揮的漁船監控指揮中心;對全市250艘功率200匹馬力載員10人以上漁船通信設備進行更新升級;計劃完成更新改造鋼質漁船11艘(其中南沙生產漁船4艘),通過硬件設施的更新升級改造,進一步增強海洋漁業防災減災能力。
(二)繼續完善我市海洋產業組織協會的組建與運作,進一步壯大發展市海洋產業聯合會;計劃2014年扶持成立一個漁業專業合作社,進一步發揮協會和合作社的作用,指導和規范行業生產管理,促進行業的發展。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