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自然資源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2010年我局在市紀委、監察局的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市委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精神,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動全局各項工作的開展。現將一年來紀檢監察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廉政準則》,規范黨員干部從政行為
今年二月,中央頒布《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從政行為,對于保證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形成用制度規范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起到重要作用。我局黨員干部除通過參加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廉政準則》學習活動外,還在局黨組學習中心組學習,10月22日召開黨員干部民主生活會,黨員領導干部以“貫徹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切實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為主題,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重點對照《廉政準則》規定的52個“不準”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四項監督制度,深入查找作風、廉潔從政和提高執行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剖析思想根源,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二、加大監督力度,規范規劃審批管理行為
城鄉規劃管理工作業務性和技術性較強,審批流程較多,時間跨度較長,程序比較復雜,容易出現廉政薄弱點。因此,通過全面總結和近年來加強規劃管理的經驗,進一步花大力氣修訂完善局內部管理制度,努力達到“四個強化”,切實加大監督約束力度。
(一)以規劃專項整治為切入點,強化審批管理。深入開展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問題專項治理,嚴格落實整改措施,規范技術審查要求,對商住出讓土地容積率管理、規劃變更管理等容易出現問題的工作事項,研究和完善《臺山市商住出讓土地開發強度管理辦法》,規范規劃變更、容積率調整的條件、程序和辦法。
(二)以提高辦事效率為切入點,強化行政管理監督。通過優化規劃行政審批,提高服務效能。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各項審批時間普遍提速3-10日,并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要求工作人員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對待每一項工作。對所有審批項目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督查,特別是在行政服務中心運作正式后,注重申辦與審批流程的銜接,特別列入行政電子監察系統項目的跟蹤處理,避免出現北盛街114號項目類似事件的發生。通過“每周一報”,提高規劃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以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為切入點,強化依法懲罰警戒。違法建設歷來是城市建設弊病的制造者,近年來由于房地產價格的不斷攀升,違法建設在城中村建設、商業房開發也越來越普遍,如五福村“樓高高”,因此必須打擊各類違法建設行為,促進城市規劃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法制化。
(四)以股室分工為切入點,強化分管股室內控機制建設。隨著我局“三定”方案的落實,明確各股室業務職責,應對分管股室業務辦事流程及人員崗位責任加以細化,完善審批流程。
三、堅持業務踐廉,積極打造“陽光規劃、廉政規劃”
利用網站、廣播、電視、公示欄等形式,向社會公開辦事程序、辦事時限、收費標準等內容,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把政務活動置于群眾的監督下,保證規劃的公開透明;嚴格堅持了批前公示、批后公示、公眾參與、專家論證、規劃委員會制度,采取報紙、現場、網絡等公示方式,使建設項目在批前、批后及時向社會公示,并邀請市有關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等參加規劃座談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意見建議,既提高了規劃工作的透明度,又能廣泛地接受社會監督。通過成立城鄉規劃專家庫,邀請專家對我市大型建設項目以及重大規劃進行論證,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同時,又能為政府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四、緊抓市區熱點難點問題,促進城鄉規劃健康發展
(一) 目前市區的大部分功能像學校、醫療、商業服務和行政仍集中在舊城中心區,舊城區交通、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已超負荷運作,行路難、停車難的現象的確存在,不少市民意見較大。解決上述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控制舊區,建設新區,擴大城市框架。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新區建設的投入, 南區8條市政道路以及蓮塘路和石花北路即將開工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將加快新區的形成,緩解舊城中心區的壓力。另外可結合“三舊”改造,通過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的改造,優化城市的功能布局,完善道路系統,提升宜居環境。對于一些舊區內道路將按照市政府先急后緩的要求, 先重新鋪設一些主要的馬路,像今年先鋪設二塘路、桔園路等。
(二) 為了完善市區綠地、公園等配套,在總體規劃中市區有五個市級公園和五個區級公園,其中南區均布局大型廣場綠地及公園。另外在新的住宅小區建設中我們也加強對綠地的規劃要求,例如碧桂園、海駿達花園、東方豪園、僑雅花園等小區中均規劃有中心綠地方便市民就近休閑活動。今年,我局將聯合城管部門編制市區綠地專項規劃,同時我局建議應加大城市建設的投入,加快公園、廣場、道路等城市基礎設施及新區的建設,體現規劃成果,樹立城市的新形象。
五、督辦管理措施到位,工作效能提高
一是健全了監督檢查機制。我局將所有列入作風建設方面的工作和市政府主要考核目標涉及到我局承辦的任務具體分解到有關責任人和責任股室,由局辦公室專人負責督辦,做到每月一小結,印發《督辦通報》。由于強化督辦,我局克服人員少、任務重、要求高等困難,自加壓力,落實責任,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清潔能源(核電)裝備產業園規劃、綠道規劃、“三舊”改造專項規劃的編制任務,已完成120條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其他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按計劃進行中。
二是優化規劃行政審批,提高服務效能。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各項審批時間普遍提速3-10日,并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簡政放權,把規劃審批事項由原來的12項整合為10項,而且把3項村鎮規劃審批權下放給鎮政府;10月1日起簡化各鎮建筑面積300平方米或三層以下的私人住宅報批手續,開設“綠色通道”,實行即到即辦;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增加申辦廳的人員,并印發了新的辦事指南2000份,設立投訴監督人和電話,促進規劃審批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公開化。今年,全市辦理建設工程報建326宗,建筑占地面積4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9.1萬平方米,核發用地規劃許可證232宗,收取行事經費近5000萬元,完成了相當于去年全年規劃審批業務量和行事收費額。我局的行政審批績效提速,據市紀檢監察平臺測評,我局排名由年初的第15名提升到目前第5名。
三是主動服務基層。開展規劃下鄉活動,實行領導下基層調研和指導工作制度化。主動下基層聽取意見。我局改變服務方式,由局領導帶隊先后到大江、水步、四九、深井、北陡、汶村、海宴、臺城等10個鎮(街)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主動聽取基層和服務對象的建議意見,了解各鎮(街)在工作思路、規劃發展方向、急需解決問題等方面的相關情況,并積極協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以及群眾信訪工作,7月1日主動邀請市政協辦領導到局指導辦理工作,目前共辦理市人大和政協提案6件、協辦2件,辦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網站等投訴62宗次,全部做到有簽批有答復。
四是加大執法力度。我局嚴格依法對違法行為按照權利告知、送達決定等法定程序進行處理,加大了對違法建筑的查處力度,今年發出各類通知書110份,行政告知書8份,行政處罰決定書22份,申請市政府查封違法建設施工現場5處,強制拆除違法建設5處。
五是走進《行風監督崗》。我局今年第一個參加臺山廣播電視臺《行風監督崗》節目,通過電波與市民連線交流,傾聽市民心聲,接受市民咨詢,解答市民疑惑,闡述規劃政策,尤其對歷史遺留問題和一些敏感性項目方面做了一些解釋和溝通工作,爭取社會各界對規劃的理解。對于市民的投訴,我們敢于承諾,在5個工作日回復,想方設法為市民解決實際問題,收到較好的效果。
六、健全制度和機制,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城鄉規劃局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單位之一,也是政府權力部門之一,為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力度,我局黨組認真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落實,從領導班子自身抓起,率先垂范。
一是結合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加強局黨組學習中心組學習,增強領導班子抓反腐倡廉自覺性,夯實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基礎。7月29日,我局黨組召開股室負責人及城鄉規劃設計院負責人述職述廉會議,會上,局四個內設股室負責人及城鄉規劃設計院負責人,根據局黨組述職述廉工作要求,就一年來履職履責、廉潔自律等方面內容逐一進行述職,開展股室負責人述職述廉工作是市城鄉規劃局黨組為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旨在強化中層干部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提升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中間梗阻”問題。
二是著力健全城鄉規劃實施機制,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以及規劃行政許可的工作規程,進一步規范我市城鄉規劃行政許可審批行為通過建章立制規范規劃權力運作,使黨員干部和工作人員正確對待手中權力,進一步規范工作人員的從政行為。
三是著力健全行政管理制度,結合機關作風建設工作,新增、修改完善了8項規范機關內部管理的制度,認真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考核督辦制、責任追究制等規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工作運行機制。目前從自查自糾情況看,全局干部職工思想穩定、作風扎實、積極進取,還沒有發現違法違紀現象。
2011年工作計劃: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單位。
二、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提高規劃隊伍的素質。
三、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機關作風建設,促進機關的效能建設。
四、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懲防腐敗體系,提高反腐倡廉法制水平。
臺山市城鄉規劃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