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自然資源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應將‘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列為城鄉規劃的重要哲理,在城鄉規劃中發揮指導作用”。
2021年9月24日,由省自然資源廳舉辦的2021年“自然資源大講堂”(第四講)暨“弘揚時代新風科普進機關”視頻講座開講,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主講,講座主題是《繼承弘揚傳統文化 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吳碩賢院士介紹,人居環境科學包括建筑學、城鄉規劃學與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他在講座上倡導遵從人居環境科學,有利于促進美麗中國建設,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并針對我國人居環境建設中若干存在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他提出,應將“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作為指導城市規劃的重要哲理,要注重人居環境中的“留白”,要傳承古典園林“漸入佳境”的設計理念,要注重空間性和時間性兩個設計維度,要重視聲景、香景、光景設計,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環境,要加強建設項目全過程的科學管理規范。
尤其引人入勝的是,吳碩賢院士通過列舉中國傳統詩詞和繪畫中大量觀賞“人”及其活動的元素,講述了“以人為本”的規劃設計理念對人居環境的重要性。
講座精彩內容:
所謂在城市中“留白”,即要注意留出足夠的戶外空間以及未開發、建設的土地和空間,并合理地加以分布。
這些未開發的土地和空間,可以是山巒、河川、湖沼、濕地、池塘;可以是森林、公園、果園、園林等綠地,甚至也可以是田野和農地;
它們具備防災減災功能,可以作為城市泄洪儲水的區域,并可補充、涵養城市地下水,也可以作為災害發生時的避難地;
它們具備保護環境的功能,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防噪降噪、形成安靜區域,還可以起到防塵和凈化空氣的作用;
它們具備生態功能,可以作為有利于生物生長和遷徙的處所與廊道,有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和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它們還具備自給自足的功能,能供給城市居民以糧食、果蔬等生活必需品和多種原生材料;
它們還將給居民提供旅游、休閑、娛樂和鍛煉身體的處所以及給青少年提供接觸自然的場地和機會。
總之,有了這些戶外空間和未開發的土地,我們的城市將更低碳、更環保、更宜居、更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來源:廣東自然資源(公眾號)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