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自然資源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自然資源部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責部門之一。2018年,黨中央從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出發,組建自然資源部,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
自然資源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著力從“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工作職責出發,實施了一系列新舉措。
在嚴守資源安全底線方面,以“三區三線”(農業、生態、城鎮空間,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為基礎,劃定自然安全邊界和底線,在空間上對經濟社會活動進行合理限定,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在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方面,結合“多規合一”的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著力優化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強化各類自然資源的節約集約,通過優化城鄉用地結構,盤活存量低效用地,鼓勵土地混合開發和空間復合利用,引導城市有機更新,推動城市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發展。在維護資源資產權益方面,健全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調查評價監測體系和碳匯核算方法,建立自然資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加快培育自然資源碳匯市場,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我們還積極投身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為全球生態治理和綠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這是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莊少勤在2023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論壇上的致辭,刊發于2023年4月1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日報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