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 招才引智 事業留人 文化聚人 ——臺山工業新城人才工作的新探索
-
2019-07-15 00:58:37
- 來源: 臺山政府網
- 發布機構:臺山政府網
- 【字體:
大 中 小】
招商引資 招才引智 事業留人 文化聚人
——臺山工業新城人才工作的新探索
“尚賢者,政之本也”。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一直以來,臺山市工業新城堅持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長抓不懈,從自身實際和長遠發展積極嘗試和探索,涌現出一批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為園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在現代知識經濟條件下,人才工作的核心就是經營人才,在園區開發以來,黨工委在抓好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的基礎上,注重人才工作的長遠規劃、服務、開發,服務好人才的生活需求等。多年來不斷優化人才工作軟硬件設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
一、轉變理念,硬軟環境一齊抓
提升企業硬環境:工業新城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約17億元,投資環境持續改善,招商競爭力不斷增強。一是路網暢達,已形成以新臺高速、陳宜禧大道、科技路、東環路、省道高銅線、石花北路、工業大道、龍山路、水步大道等五縱四橫為主干道的路網體系。二是水電配套齊備,各產業組團水電供應充足穩定。三是生活配套日益完善,建成配套員工宿舍9幢共700多套,可供近3000名產業員工居住生活。建有體育運動場1座,推進建設石花山公園北區、步行徑、商貿體、工業新城生活配套綜合樓及行政服務中心裝修等工程,全面提升工業新城產居環境。四是生產性配套建設加快推進,收購大江污水處理廠,開展工業新城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征地、立項及環評報批工作;完成福田站至工業大道供電線路工程及龍山湖環湖路與濱水廣場工程、綠化工程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五是通過各種努力,促成了水步中學升格成為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將與園區企業探討產學研方面的合作。為已進入園區或即將進入園區的各類人才提供完善的生產生活保障,人才創新創業環境得到不斷優化。
打造企業軟環境:園區多次組織與“企”同樂的活動,相繼舉辦了文娛晚會、最美廠區、最美餃子大賽、“同在新城下·我的企業我的家”游園、企業“五四”青年聯誼等活動,共吸引了2千多名園區企業員工參與,通過活動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又豐富了企業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各類人才在環境寬松、心情舒暢的氛圍中干事創業,進一步創建了和諧企業“家”文化。
二、轉變思路,由輸血到造血
隨著園區進駐企業日益增多,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加強人才培訓工作,多渠道留住人才,不僅是保持企業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而且是園區營造良好投資、創業發展環境和創造人才工作環境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力促校企合作,與我市各所國家級、省級重點職中建立合作關系,采取聯合辦班、聯合招生、工學培養、定向輸送等多種形式輸入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鼓勵企業加強人才隊伍培訓工作力度,如富華重工為提高企業員工專業文化素質,支持員工參加社會繼續教育,并與廣西科技大學合作,根據企業崗位專業技能要求組織員工申報專業提升理論水平,把教學搬到企業,大部分員工都取得大專畢業證書;不定期組織核心技術人員、高層管理人員出國參加技術、管理交流活動;聘請國外專家進行質量、管理、技術等方面有針對性的培訓。此外,園區一些企業采取創新吸引人才方式,如破除傳統網絡、人才市場、校園招聘外,以課題或項目的技術合作形式,由企業出資、提供設備和場地,引入碩士、博士、教授等高校人才現場辦公共同研發;企業成立人才選拔、評審會,給員工提供晉升通道;設立特殊貢獻獎,引導員工突破自我;設立科技專項經費,對在科技項目申報與管理、專利申報等方面取得優越成績的員工給予特殊鼓勵等。
三、轉變方式,由單一路到產業集聚
臺山市工業新城作為全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和橋頭堡,必須走集群式發展道路,這樣才能真正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近年來,園區的重卡及汽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新材料、電子電器、設備制造、古典家具等優勢產業已形成集群發展態勢。區內已有富華重工制造、海亮銅業、冠興金屬制品、鴻特精密技術、廣東家樂仕電器、綠島風、捷豐電機、龍電門業、特一制藥、伍氏興隆家具等品牌企業和優質企業落戶。把引進高層次人才與產業集聚結合起來,既立足產業實際,又敢于發展新的產業,形成了以高層次人才引領產業集聚的發展態勢。
四、轉變職能,由被動到主動貼身服務
引進的人才能否留住,落戶的項目是否安穩,關鍵在于是否有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健全科學、開放的人才吸引機制。我市工業新城嚴格執行《臺山市人才工作管理暫行辦法》和《實施細則》等文件精神,做好貼身服務,提供財政資金支持、激勵政策扶持,以激發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內生動力。企業在充分利用政府提供有利政策的基礎上,為各類人才提供包括工作、進修、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務保障,為人才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實現剛性與柔性引進、事業留人與待遇留人、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的有機統一。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