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工業新城位于臺山市北部,東接新會,西連開平,北至潭江,南鄰臺山中心城區,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納入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北組團和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核心區,是臺山目前交通最便利、經濟最活躍、商貿最發達、產業最興旺的區域,臺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主戰場。
一、交通區位好
工業新城位于廣佛江和深中江兩大產業發展走廊交匯處,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新臺高速、深江(深中通道)高速、國道240和深湛鐵路等重大交通設施縱橫園區,擁有7個高速出入口、一個高鐵站、一個國家二類口岸,1小時車程內可達廣州、深圳、珠海,1.5小時可達香港、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構筑起良好的產業發展協同。
二、發展空間足
工業新城可連片開發土地多、空間大。園區納入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北組團(100平方公里)和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核心區(20.82平方公里),可新增連片開發土地超過28平方公里,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納入“三區三線”近期可新增開發面積超10平方公里。依托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和省產業轉移主平臺政策,圍繞深江高速(深中通道)、沈海高速—新臺高速等發展通道,工業新城高水準謀劃、高標準推進汽車零部件、金屬新材料和智慧農機三大專業園區建設,大力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不斷集聚壯大主導優勢產業。
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新增規劃面積5700畝。園區是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現有規模以上企業41家,2022年實現工業產值156億元,涌現出中國汽車零部件百強和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富華重工,迪生力汽配、鴻特精密等企業。
金屬新材料產業園。新增規劃面積6300畝。園區金屬新材料入選廣東省首批35個特色產業集群,現有規模以上金屬新材料企業70家,2022年實現工業產值286億元,擁有新達新金屬、海亮銅業、金橋鋁材等一批國內行業龍頭企業。
智慧農機產業園。規劃面積3800畝,是全省唯一的“廣東(江門)智慧農機產業園”,定位發展智慧化泛農機產業,推進“科技+制造+應用+服務”等創新模式應用,建設“一基地三中心”(制造基地和服務中心、創新中心、商貿中心),打造省內一流、國內先進,輻射RCEP區域,包括海洋牧場裝備在內的一流現代智慧泛農機產業。目前園區已落戶美思先端、中臣碧陽、埃爾特等產業項目。
三、產業基礎強
園區產業集聚,發展堅實。先后引進產業項目173個,總投資額達627.5億元;落戶了新達新金屬、富華重工、海亮銅業等一批“鏈主”企業和龍頭項目,培育了特一藥業、綠島風等上市公司,松田科技、科信特等一批國家制造業“單打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涌現出中鎂科技等20余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園區是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年工業產值超150億元;金屬新材料入選廣東省首批35個特色產業集群,年工業產值超280億元;集聚了先進裝備、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多個超50億的產業集群,以及智慧化泛機產業正蓬勃發展。
四、產城融合優
工業新城產城融合、宜業居宜。園區緊鄰中心城區,擁有臺山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等高端醫療資源,臺山一中、廣大附中和廣旭教育等優質教育資源,享有萬達、昌大昌等優質商圈,以及碧桂園、保利等高品質社區和人才公寓配套;園區擁有4個2500噸泊位的公益港和深湛鐵路臺山站,物流通達、商務便捷;建有4個110KV—220KV等級變電站,冷、熱、電三聯供能源保障站和市政天然氣、熱力管網,能源充裕、成本低廉;建成日供水量超30萬噸的三大自來水廠,日處理量超12萬噸的三大污水處理廠,生產配套完善;以及集科創、僑創于一體的“三創中心”,與省科學園共建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小微雙創基地等科研孵化載體、創業創新平臺。
五、政策優勢大
工業新城投資成本低、享受政策多。臺山產業用地價格只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1/2—1/3;是中國電能源產業基地,享受廣東省東西兩翼優惠電價,較珠三角其他地區低12%-15%,大工業平均電價約0.46-0.58元/度。享受省先進制造業、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在固定資產投資、產業基金、貸款貼息等方面政策支持,如重大項目1億元設備投資獎勵、固定資產投資獎勵9%、廠房建設扶持90-240元/平方米、技改投資20%等獎勵扶持政策;在人才引進和創新支持上,頂尖人才帶項目1億元補貼創新科研團隊1000萬元,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獎勵500萬,新型研發機構、離岸研發機構300萬等。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