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實施指引(第二版)》
因疫情防控需要,
結合我市企業復工實際情況,
江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更新了
《江門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實施指引(第二版)》。
內容如下↓↓↓
一、落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
企業要明確疫情防控的內部責任機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機構,明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及部門車間班組負責人的工作職責,設定專人負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管理和報告工作,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措施。
二、復工人群管理
(一)復工人員監測管理
1.近14天內從疫情高發地返回、體溫37.3℃以上的員工,立刻戴上口罩,聯系當地發熱門診重點醫院調配專車轉送醫院作進一步隔離檢查。
2.近14天內從疫情高發地返回、體溫37.3℃以下的員工,在企業設立的集中隔離場所或屬地安排集中隔離場所集中隔離14天,期間不能外出,做好自我體溫監測等身體狀況觀察,隔離期滿且無不適癥狀后再進入企業工作。
3.近14天內從全國其他地方返回、體溫37.3℃以上的員工,立刻戴上口罩,并指引其到當地發熱門診作進一步檢查。
4.近14天內從全國其他地方返回、體溫37.3℃以下的員工,14天內除上下班外原則上不得外出,不得組織參與聚餐、聚會。
5.全國其他地方返回及隔離滿14天的員工,每次進入單位廠區,應進行體溫檢測,用人單位應在單位廠區入口設立體溫檢測點;入住集體宿舍的員工,應每日進行2次體溫檢測,可選用紅外體溫槍、耳溫測試儀等測量儀器。
下方圖表
幫你迅速歸納↓↓↓

(六)針對非本企業員工的外來人員,詢問來源地、單位及接待疫情高發地區人員情況,對來自疫情高發地區或接待過疫情高發地區人員尚不滿14天的,禁止其進入廠區(企業單位);對其他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并進行相關信息確認后方可入廠。
對沒有佩戴口罩的外來人員,發放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口罩;辦公區外來人員設立統一接待室,車間外來工作人員應由本企業人員陪同,不允許隨意走動;外來人員原則不允許在廠區內就餐,如須在廠區內用餐,采用餐盒打包到接待室單獨就餐。
三、企業集中隔離點設置
工廠和有條件的其他類型企業
要設立員工集中隔離區,
用于疫情高發地返回員工
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以及待排查員工的留驗。
(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選點條件
1.與企業辦公區、居住區有一定距離或相對獨立,可控制人員進出。
2.觀察點內住宿房間數量要滿足單獨隔離要求,房間要相對獨立、通風,不宜配備不易消毒的布質材料沙發。
3.條件滿足下宜具有良好的通訊設施、上網設備及辦公設施。
4.有專職的駐點工作管理人員,有條件的可配備駐點醫務人員。有足夠的后勤服務人員、有相關污水及醫療廢物處理措施,有足夠的消毒設施。
(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主要工作內容
1.采取各種形式和方法宣傳我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的政策、措施以及設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意義,獲得員工的配合和支持。
2.建立健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接收人員登記、觀察、消毒、學習、轉診、解除觀察等各項規章制度,對被隔離觀察人員進行相關防控知識的健康教育。
3.實施醫學觀察時,應當書面或口頭告知醫學觀察的緣由、期限、法律依據、注意事項和疾病相關知識。
4.購置并儲備適應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面積、消毒頻度的消毒藥物、消毒器械以及工作人員防護用品,做好工作人員個人防護。
5.詳細登記觀察對象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與傳染病病例關系、接觸時間、接觸方式、周圍人群有無發病情況、居住地址、身體健康狀況、聯系方法等具體內容。
6.每天最少早晚2次為被觀察對象測量體溫,詢問檢查其身體健康狀況,重點檢查其有無發燒、咳嗽、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自覺癥狀和體征。
7.每天兩次定時為各觀察房間開窗換氣、消毒,保持觀察點基本衛生,督促被觀察者參加身體鍛煉。
四、工作環境管理
(五)生產車間和辦公樓的盥洗室區域應設置洗手設施、洗手液、抹手紙或干手機,如無洗手設備,應配備手消毒劑。
(六)集體用餐的企業,應注意食物安全與衛生,有條件可以使用分餐制,避免聚集就餐;并加強對餐具的消毒及管理。
五、宣傳教育與健康促進
(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養成經常洗手和正確洗手的好習慣,避免觸摸眼睛、口和鼻;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或衣袖或屈肘掩蓋口鼻,不要隨地吐痰或亂拋垃圾。
(三)推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及充足睡眠等。
六、企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
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
還須實施:
企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流程圖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