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作為黃茅海跨海通道的終點站,臺山是這條跨海通道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臺山市委書記鄭勁龍表示,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加速了珠江口東岸產業、技術、人才等優質資源要素向江門地區匯聚,為臺山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臺山的區位優勢將因此迎來歷史性的突破與飛躍。
在區域互聯互通、產業集聚發展等方面發力
談及黃茅海跨海通道的重大意義時,鄭勁龍表示,這是我省又一個融通珠江口東西兩岸、鏈接粵東粵西的超級工程,與珠江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通過臺山把粵西與灣區核心城市緊密連接起來,能有效激發臺山與港澳、深圳、珠海等城市的產業協同潛力、人才集聚合力和文旅互動活力,進一步發揮廣海灣作為江門聯通港澳“東大門”的區位優勢,形成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臺,對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鄭勁龍表示,接下來,臺山將搶抓“大橋經濟”機遇,在區域互聯互通、產業集聚發展、對外平臺建設、資源要素保障等方面發力,立足服務港澳、對接RCEP、面向全世界,規劃濱海宜居、臨港經濟、能源發展、生態休閑四大板塊,攜手港澳地區共同在廣海灣經濟開發區建設港澳科教產業濱海新城,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全力做好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運營、服務提升、應急聯動、后勤保障等各項工作,提速推進S386都赤線、赤溪西出入口至都斛公路等銜接路網建設,推動深江高鐵南延至廣海灣,爭取通用機場盡快動工,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堅持以高質量產業發展撬動高質量發展,謀劃建設香港·江門綠色產業園,錨定“港澳研發+江門生產”“港澳服務+江門制造”跨市戰略組合布局,積極創建粵港新型工業化合作示范區,推動大廣海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新一輪開放合作平臺。同時,臺山將繼續發揮華僑華人戰略資源優勢,聚焦綠色低碳生態宜居,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有序推動縣城老城區城市更新、南新區生態宜居、北新區及產業園區產城融合三個板塊建設,推動高品質新居住示范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大力推進縣城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改革,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八大行動”,拓展教育數字化和“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不斷提升縣域宜居品質,深化與港澳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合作,吸引更多港澳新生代、海外“僑二代”匯聚僑鄉、共建大灣區。
打造大灣區高端濱海旅游目的地
臺山是著名的僑鄉,有約180萬臺山籍鄉親居住在港澳地區和海外;同時,臺山也是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之一。
鄭勁龍指出,臺山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是山海田園共美、城景人文俱佳的海韻僑鄉,目前正大力開展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建設,錨定“一核三線六片區”規劃,挖掘整合僑鄉、農漁、非遺、海絲等特色文化,培育生態旅游、森林康養、休閑露營等新業態,提速推進川島宿集、那琴半島酒店等重點項目,全力打造大灣區高端濱海旅游目的地。
他誠摯邀請港澳同胞、海外僑胞沿著港珠澳大橋、黃茅海跨海通道,來臺山領略僑鄉的獨特魅力:可以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感受海風拂面的愜意;可以深入田園鄉村,體驗農耕文化的樂趣;可以探訪歷史悠久的僑鄉建筑,感受海外華人華僑的奮斗歷程和家國情懷。他歡迎鄉親們經常回來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家鄉發展、見證家鄉變化。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