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首批3家省產業園區設立以來,在各類產業轉移工業園陸續獲批認定的熱潮中,2010年6月,廣東省工業園區協會應勢而生,成為我省產業經濟和工業園區發展建設的參謀助手。
2025年,迎來我省首批省產業園區設立20周年和廣東省工業園區協會成立15周年。我們立足國家戰略,聚焦廣東發展,以“廣東省產業園20周年”專欄啟航,從“發展路、產業事、協會情、園區人”四維視角,全景展現我省產業園區在時代浪潮中的使命擔當與創新實踐。
本期“發展路”帶您走進江門臺山產業園區。
櫛風沐雨十余載,砥礪前行譜華章。
江門臺山產業園區(臺山工業新城,以下簡稱“臺山產業園”)其前身是2009年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認定的省產業園區——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臺山片區。2019年,經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同意,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之一的臺山片區調整為江門臺山產業園區,按照規定獨立管理和開發建設,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十多年來,臺山產業園高揚奮斗之帆、緊握奮斗之槳,把實體經濟作為園區安身立命之本,充分挖掘資源優勢,持續實施招大引強行動,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穩步提升承載能力,形成了以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為主導,以高端裝備制造、大健康、現代物流、新一代電子信息為優勢的六大工業體系,現有工業企業超800家,規上工業企業224家,工業總產值超550億元。

江門臺山產業園區南組團

江門臺山產業園區北組團
體制改革 產業活力逐步迸發
2009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認定,以臺山和開平、恩平3個園區為主體的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設立為省級產業園區。同年7月,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獲評“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園”并競得省第四批產業轉移競爭性扶持資金5億元。2011年6月,入選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十大重點園區之一。2019年4月,經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同意,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進行結構調整,其中之一的臺山片區獨立分設為臺山產業轉移工業園(江門臺山產業園區)。臺山產業園先后于2021年和2023年分別納入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北組團和省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在空間資源配置、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重大產業布局等方面得到更多省級專項政策集中、疊加支持。
歷經十余年發展,臺山產業園土地開發率超80%,大項目及相關配套企業承載空間嚴重不足,2023年12月,經江門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復同意臺山產業園擴園,其面積由112.72公頃擴大為2336公頃。臺山產業園依托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和省產業轉移主平臺政策,圍繞深江高速(深中通道)、沈海高速—新臺高速等發展通道,高水準謀劃、高標準推進汽車零部件、金屬新材料和智慧農機三大專業園區建設,大力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不斷集聚壯大主導優勢產業。

臺山智能裝備產業園(中南高科)
聚焦發展 產業建設扎實推進
十多年來,在省、市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臺山產業園錨定發展首要任務,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大橋經濟”歷史機遇,堅定不移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工業立園、產業強園、企業滿園”行動,全力做好“招商、配套、服務”三篇文章,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厚土培植三大主導產業以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食品等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灣區現代工業新城,發展成效突出顯著,為臺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區位優越,承載產業基礎扎實
交通上,位于深中通道——中開高速和沈海高速——新臺高速交匯處,處于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關鍵節點和江門市地理幾何中心,深中通道、黃茅??绾Mǖ老群笸ㄜ嚕_山到澳門僅25分鐘車程,1小時可暢達廣、深、港、澳等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新臺高速、陳宜禧路、臺開快線和深江高速、深湛鐵路、國道240等構筑起“三縱三橫”的交通網絡;空間上,本輪整合優化后,納入開發區審核目錄面積為29.57平方公里,同時臺山產業園納入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北組團和省產業有序轉移江門主平臺核心區,連片開發產業用地超20平方公里,園區土地儲備充足,尚可開發土地面積21564畝,特別是正在推進建設6300畝的金屬新材料、5700畝的汽車零部件、3800畝的智慧農機等專業園,累計完成土地整備4300畝;配套上,圍繞“產城融合”目標,道路、水、熱、電力和污水固廢處理設施完善,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文創中心等多個創新平臺實現運營,高鐵站、學校、醫院、大型商業體等生活交通設施一應俱全,能源充裕、成本低廉,陸海聯動、江海聯運。

中陽高速-新臺高速互通航拍圖
項目為王,做好服務“引”商“引”資
臺山產業園始終堅持把提供優質服務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促進園區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秉持“一切為了企業、一切為了投資者、一切為了臺山”的服務理念,落實項目落地全程幫辦、代辦“保姆式”服務,建立一家企業、一名責任領導、一個首席服務官、一個責任單位、一張工作清單、一抓到底的“六個一”營商服務體系,創辦“視頻辦”、優化“黨群服務中心”、建強“三創中心”等服務平臺,圍繞企業生命周期全面做實排憂解難服務工作。
服務為先,招商隨行。園區堅持“一把手”帶頭招商,緊盯標桿性企業和引擎性項目,成立深圳駐點招商小隊、上海駐點招商小隊,聚焦加速構建“3+2+4”現代化產業體系(3即金屬新材料、汽車零部件和智能裝備等主導產業,2即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食品等新興產業,4即新型儲能、無人智能、低空經濟和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近年來,成功引進項目超110個、總投資額超210億元,包括投資10億元的騰龍精線項目、10億元的金橋鋁型材項目、10億元的鴻特精密等一批重點項目,為臺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多點開花,園區建設成效顯著
——平臺成色足。
近年來,臺山產業園發展迅猛,臺山產業轉移工業園連續6年在省產業園建設考評中獲優秀并3年排名全省第一,先后獲得省五星級服務園區、省級金屬材料特色產業園、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省技術創新專業鎮、省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省重型商用車產業基地和全省唯一的“廣東(江門)智慧農機產業園”等一系列省級榮譽,金屬新材料和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先后入選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024年,在167個省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考核排名第九。

廣東富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發展勢頭猛。
圍繞“3+2”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臺山產業園集聚發展形成超300億元的金屬新材料和超16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兩大特色優勢產業。2024年,特色產業首位度持續提升,金屬新材料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50億元,同比增長14.31%;汽車零部件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72億元,同比增長11.93%。在兩大優勢產業帶動下,園區近三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列江門各園區首位,2024年分別達17.6%、17.9%。先后引進新達新金屬、騰龍精線等一大批重大投資項目,年產值超10億元工業企業10家,包括超70億元的海亮銅業、超50億元的新達新金屬、超40億元的富華重工和超30億元的金橋鋁材等。2024年,新引進超10億元投資的先進制造業項目3個。
——企業質量高。
園區先后培育出富華重工、海亮銅業、新達新金屬等一批行業龍頭和“鏈主”企業,以及特一藥業、綠島風、迪生力等3家上市公司。擁有1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富華重工),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松田科技、科信特電機),2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松田科技、綠島風),7家廣東制造業500強(富華重工、金橋鋁業、六和飼料、新達新金屬、特一藥業、鴻特精密、綠島風),2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以及11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產城融合好。
園區緊鄰中心城區,形成了產城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擁有臺山人民醫院、臺山一中、廣大附中等優質醫療教育資源,享有萬達、昌大昌等優質商圈,建有鄰里中心,產業社區。打造了集科創、僑創和文創于一體的“三創中心”,建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小微雙創基地等科研孵化載體、創業創新平臺。目前,正提速加力推進汽車電子標準廠房、生產性服務中心等配套建設,為入園企業提供“拎包入駐”服務,著力打造宜工宜居綠美園區。

園區生產服務中心鳥瞰圖(效果圖)
接下來,臺山產業園將認真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全面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縱深推進“工業振興”和“園區再造”工程,充分發揮好“向東”發展優勢,緊抓“大橋經濟”重大利好,用好“兩新”“兩重”等增量政策利好,更加積極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與大灣區核心城市交流合作,加強與深莞等灣區核心城市協同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汽車零部件、金屬新材料和智慧農機三大專業產業園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3+2+4”現代化產業體系,聚力建優大型產業集聚區和產業有序轉移重點主平臺,打造綠色低碳、智慧高效、產業集聚、宜業宜居的產業新城,產值超千億的現代園區。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