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信箋〔2022〕54號
2022年,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鋪開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宣講活動,印發《中共臺山市委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臺山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總體工作方案》,統籌安排,整體推進。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納入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主體培訓班必修課,作為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打造一批專題教學精品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迅速組建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深入各基層黨組織開展宣傳宣講,發揮“漁港講堂”“土話講堂”“黨旗號”等陣地作用,利用好“兩微一端”“學習強國”等平臺,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清楚、講明白,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目標、新舉措。
(二)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把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主線,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以及全市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并加以貫徹落實。印發《2022年臺山市關于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施方案》,通過集中學習、干部培訓、“八五”普法等多種形式全面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八進”。
(三)全面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
于10月21日召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水步鎮、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作了2021年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述職報告;其他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書面報告。根據報告情況來看,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均能履行當好法治建設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的職責。
(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一是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證照分離、一照通行、簡易注銷改革,實行企業省內遷移“一網通辦”;推廣開辦企業“一天辦結”;加大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微信+智能化”審批服務,實現商事登記“零見面”辦理。二是持續加強“信用臺山”建設。加強“雙公示、紅黑榜公示、信用查詢、法院執行曝光臺”等公開力度,全面推廣使用社會信用聯合獎懲應用。三是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優化。完善覆蓋縣、鎮(街)、村三級的政務服務體系,完成342臺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部署應用,推出“視頻辦”,使服務事項從“最多跑一次”變為“一次不用跑”;抓好“邑網通”微信小程序建設,推動網格化管理工作更精細、高效。四是加強知識產權培育與發展。培育創建知識產權示范或優勢企業,我市3家企業分別被認定為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實現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零的突破;強化“臺山大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運用。五是以“雙報到雙服務”為抓手打贏防疫攻堅戰。把志愿者、退役軍人、志愿樓長等多方力量編織入網,下沉到每個網格,打好“應急戰”,做好“宣傳員”“服務員”,按照領導包片、駐點包點、站崗定點等原則,開展地毯式排查,堅決守住守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嚴密防線。
(五)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一是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按計劃制定政府規范性文件2件,全部嚴格開展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按規定報送市人大以及江門市政府備案1件。組織開展涉及涉行政處罰、涉建筑垃圾管理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二是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協助上級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等6份征求意見稿廣泛聽取基層群眾、企業和其他組織的建議和意見。
(六)全面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制定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和聽證目錄并向社會公開。對目錄內事項,嚴格執行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集體討論等法定程序。二是強化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截至11月中旬,市政府法律顧問室共審查市政府重要合同、招標文件等178份,重要請示類文件526份,確保政府決策事項符合法律規定。
(七)深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高質量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力爭年底實現轄區內所有鎮街規范化建設全覆蓋;建立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導師制”,組織參加行政執法隊伍“大比武”活動,線上線下共組織超600人次參與培訓。二是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兩平臺”應用全覆蓋和落實“三項制度”,努力實現行政執法行為“全過程網上辦理”目標。截至10月底,各執法單位和鎮(街)通過行政執法“兩平臺”辦理案件9448件,形成執法文書28383份。三是加強對行政執法制約和監督。推進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監督合作互動,強化案卷評查,依法糾正違法行政行為。
(八)加強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
一是加強人民調解工作。推進涉僑調解工作,探索組織僑胞參與調解工作的機制;深化“婚調”“訴調”“訪調”對接工作,推行“人民調解+線上司法確認+網上庭審”模式。二是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行政復議工作機制,截至10月底,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84件,同比增長182%。三是分層分類分眾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深入推進憲法和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積極開展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和“農村學法示范戶”培育工作,組織專題培訓40余場次,發展“法律明白人”1277人;組織開展法治宣傳257場次,發放法律宣傳資料3萬余份;開展“律師進企業每月一小時”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制定《臺山市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在市司法局掛牌成立“臺山市涉僑法律服務中心”,設立“涉外服務專窗”和“涉僑服務專窗”,成立臺山市華僑華人公共法律服務團,推進涉僑公共法律服務建設。
(九)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
借力互聯網,大力提升信息化程度,大幅降低公開成本,明顯提高公開效率,便利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信息獲取。截至11月中旬,政府網站主動公開信息22773條,政策解讀205條,答復網民留言380條。
(十)強化行政監督
貫徹執行向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制度,截至11月中旬,辦結本級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意見71件,本級政協提案74件,上級交辦的人大代表建議意見71件;高度重視市法院、市檢察院提出的司法、檢察建議,全面依時辦結回復;積極支持監察、審計機關依法開展監督工作,對問題全力整改落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十一)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把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真正擺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法治臺山建設規劃(2022-2025年)》《臺山市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2-2025年)》《臺山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2-2025年)》《臺山市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臺山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等制度文件,加強理論指導,細化責任分工,強化職能效應,推動工作有條不紊開展,以制度護航我市法治建設走上新征程。二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對照中央依法治國辦關于對廣東省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的反饋意見,及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學習貫徹,堅決扛起抓好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整改的政治責任,舉一反三、系統謀劃、標本兼治,以督察促履職、以督察為助推力。三是全面加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落實《2022年度臺山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學法計劃》,開展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法律講座5次,民法典集中學習1次,習近平法治思想培訓1次,旁聽庭審活動1次。
二、存在問題
2022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全民法治意識仍不足,法治素養有待提高。二是法治監督機制不夠完善,機構權威性較為欠缺,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力度有待加強。三是法治宣傳力度仍有待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2023年,我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法治建設督察,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法治保障,加強法治宣傳,提升法治素養,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持續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推進臺山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
臺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5日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