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的實施意見
臺府〔2017〕1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有關單位:
為改進預算管理和控制,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的實施意見》(粵府〔2015〕58號)精神,現就我市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通過科學研判未來三年重大財政收支情況,采取逐年更新滾動管理方式,實現規劃期內預算收支跨年度平衡。按照改進預算管理和控制要求,將財政預算安排與本地區重大發展戰略及各項事業發展規劃緊密銜接,提高預算編制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使中期財政規劃漸進過渡到真正的中期財政預算,推動財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總量控制。中期財政規劃要與宏觀調控政策、經濟發展水平、財力狀況、償債能力等相適應,審慎穩妥預計財政收入,科學合理設置財政支出總量控制目標、分部門支出限額控制目標、債務余額控制目標。同時,根據各年度預算財力平衡需要,對中期財政規劃支出總控制數進行動態調整,并相應調整各部門支出控制數。
(二)突出工作重點。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 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堅持“壓一般、保運轉、保重點、保民生、保維穩、保平安”,依據重大改革和事項重要性排序擇優選擇,確保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落實到位,確保維持政權運轉、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支出需要,優先保障關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改革和重大項目資金需求,有計劃、分步驟地解決各領域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統籌財力配置。加強中期財政規劃與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銜接, 統籌當年收入、結轉結余資金、上級轉移支付、政府債務收入等收入來源,統籌安排各項支出。
(四)防控財政風險。認真評估重大改革和收支政策的長遠
影響,研究判斷存在的財政風險隱患,合理確定財政風險控制目標,建立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嚴格防控財政風險。
(五)實施滾動管理。中期財政規劃要按照三年滾動方式編制,與年度預算有機結合,第一年規劃約束對應年度預算,后兩年規劃指引對應年度預算。年度預算執行結束后,對后兩年規劃及時進行調整,再添加一個年度規劃,形成新一輪中期財政規劃。
(六)強化約束機制。凡涉及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部門、行業規劃,都要與中期財政規劃相銜接。強化中期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編制的約束,年度預算編制在中期財政規劃框架下進行,規劃期內確需的增支政策,按規定程序報同級政府批準后納入項目庫管理并結合財力統籌安排。
三、中期財政規劃的主要內容
中期財政規劃是中期預算的過渡形態,涵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合稱四大預算體系),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內容:
(一)預測現行政策下財政收支。
1.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及年度計劃,結合規劃前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國內外發展環境重大變化,分年度研判未來三年地區生產總值、投資、消費、進出口、價格總水平等主要指標走向。
2.財政收入測算。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現行國家財稅體制和各項財政收入政策情況,運用經濟計量模型測算未來三年四大預算體系財政收入。各項收入測算到功能分類的“款”級科目。
3.財政支出測算。按照現行支出政策,測算未來三年四大預算體系支出,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測算到功能分類的“類”級科目,社保基金預算分險種測算。支出規劃按照量入為出、厲行節約、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原則編制,編列至具體支出政策項目。
4.地方政府債務變動預測。根據未來三年財政收入和支出情況,結合上級政府下達的政府債務限額情況,測算規劃期內新增政府債務需求規模。
(二)分析現行財政收支政策問題。
l.財政收入政策問題。重點分析國家稅制改革對各級財政收入的影響;各級財政收入分成體制以及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相匹配情況;非稅項目設置符合簡政放權、激活市場、減輕社會負擔。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等政策導向情況。
2.財政支出政策問題。結合人大建議、政協提案、審計報告、財政監督檢查報告、財政績效評價報告以及財政資金結轉結余情況,研究現行及到期支出政策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是否存在因項目不切合實際導致難以實施、結余結轉資金規模過大、資金使用績效不高、實施中難以監控導致支出合規性較差等問題。研究人民群眾關注熱點問題預算支出保障情況。
3.債務風險問題。重點分析規劃期內平衡財政收支所需新增政府債務規模情況,包括是否突破新增限額,債務率等風險控制指標是否超過警戒線,制定的債務應急處置預案和風險化解計劃是否切實可行等。
(三)制定財政收支政策改革措施。
1.財政收入政策改革措施。包括提出規劃期內國家稅制改革的貫徹落實措施;提出完善地方財政管理體制的意見;在地方收入管理權限內,提出完善非稅收入、國資預算、社保基金收入政策的調整方案和意見。
2.財政支出政策改革措施。圍繞本地區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結合專項事業發展規劃、行業規劃,明確規劃期內重大改革事項和政策及其分年度資金安排計劃、政策期限、預期績效目標,優先保障重大改革項目增加支出,完善市級專項資金管理措施。
3.政府債務風險控制措施。根據財政收支和政府債務風險預測情況,合理確定財政赤字規模、政府債務限額等風險控制目標,將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制定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措施。
(四)測算未來三年的財政收支情況。
1.建立跨年度平衡機制。結合經濟形勢狀況,通過增減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和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等辦法,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在經濟形勢較好、財政收入增速較快的年份,適當控制政府性債務增幅,并將剩余的收入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和化解政府性債務;反之,則通過適當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增加政府性債務等措施平衡當年度預算。
2.測算未來三年財政收支平衡情況。合理確定收支改革方案、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和政府性債務使用方案,確保未來三年一般公共預算總量平衡、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當年平衡、社會保險基金分險種收支平衡。
3.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地方政府債務變動情況。分年度測算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存量、政府債務年度余額及增減變動情況。
(五)評估可能出現的財政風險。
評估規劃期內可能出現的宏觀經濟運行風險、重大自然災害損失及政府債務風險等對中期規劃執行的影響,提出應對措施。
四、編制主體和職責分工
市財政部門是我市中期財政規劃的編制主體,負責牽頭制定中期財政規劃工作方案;組織市直各部門編制中期規劃;對市直各部門規劃進行審核、匯總和綜合平衡,編制市政府中期財政規劃;組織、實施中期財政規劃;開展相關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等。
市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及年度計劃,分年度研判未來三年我市的宏觀經濟形勢。
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編制、組織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期規劃。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編制、組織實施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中期財政規劃。
各預算部門(單位)是部門中期財政規劃的編制主體,負責做好部門事業發展規劃、行業規劃與中期財政規劃的銜接,并會同市財政部門建立中長期重大事項論證機制;組織和匯總編制本部門管理領域的中期財政規劃,研究提出未來三年涉及財政收支的重大改革和政策事項,并測算分年度收支數額;組織實施部門中期財政規劃;開展本部門(單位)的監督自查和績效自評等。
五、編制流程和時間安排
(一)編制流程。
市級中期財政規劃編制流程結合部門預算編制“二上二下” 流程同步進行,主要分為前期準備、部門建議、財政初審、部門修改、財政審核、政府審批、告知批復等七個階段。具體如下:
1.前期準備。市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提供給市財政部門。市財政部門負責現行財政收入預測,市直各部門負責現行財政支出預測(于規劃期前一年8月底前完成)。
2.部門建議。結合部門預算“一上”開展,市直部門收集規劃期內批準實施的相關規劃和政策,研究提出部門重大改革和政策事項、未來三年分年度資金安排和預期績效,按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編制形成部門中期財政規劃建議,報市財政部門審核匯總(于規劃期前一年9月底前完成)。
3.財政初審。市財政部門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與部門重大改革和政策事項的邏輯關系,審核部門分年度規劃建議。在提出綜合平衡方案及規劃草案的基礎上,提出市級中期財政規劃(草案)報市政府審定。內容包括:分年度市級可用財力測算,分年度、分部門預算安排建議,規劃期內已出臺和擬出臺重大政策資金安排意見等(于規劃期前一年9月底前完成)。
4.市政府初審。市政府對中期財政規劃草案進行初審(于規劃期前一年10月底前完成)。
5.部門修改。根據市政府審定意見,結合部門預算“一下”, 市財政部門將各部門分年度支出的建議控制數反饋給市直部門,并由各部門按控制數進一步細化的下一度預算。各部門在本部門支出控制數總額內提出調整修改意見,再次報市財政部門審核(即“二上”,于規劃期前一年11月底前完成)。
6.市政府審批。市財政部門匯總審核各部門修改意見,完善市級中期財政規劃,報市政府審批。財政部門將市政府批準的中期財政規劃報江門市財政局及省財政廳備案(于規劃期前一年12月底前完成)。
7.告知批復。市財政部門根據市政府批準的中期財政規劃,提取規劃期內第一年財政收支預算報市人代會審查批準,待人代會審查批準后連同年度預算一并批復下達各部門分年度收入計劃和支出控制數(即“二下”,于人大審查通過后20日內完成)。
每年的具體編制流程和時限要求,由市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另行明確。
(二)時間安排。
我市從2016年起啟動中期財政規劃編制工作,每年與江門市級同步編制中期財政規劃,并于每年人大審查通過后報江門市財政局備案。
六、編制要求
(一)中期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具有約束性。中期財政規劃結合年度預算工作先行啟動、同步開展,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對年度預算具有約束性。下一年的年度預算編制必須在中期財政規劃框架下進行,部門總支出不得突破市政府審批核定的限額;后兩年規劃指引相應年度預算,確需調整的,須有充分的政策依據并按預算報批程序執行。
(二)中期財政規劃應在規定范圍內調整。上級或市委、市政府出臺新政策措施,涉及新增加項目的,將該新增項目納入中期財政規劃,淘汰原規劃中按照重要程度排序靠后的項目,或增加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增加政府性債務補充新增項目所需資金。當年度預計收入減少時,淘汰原規劃中按照重要程度排序靠后的項目,或增加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增加政府性債務彌補資金缺口。預計規劃年度收入增加時,從項目庫中選擇按照重要程度排序靠前的項目納入中期財政規劃,或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減少政府債務。
(三)中期財政規劃與市級財政項目庫對接。項目庫一級項目與中期財政規劃相銜接,列入項目庫的支出政策(一級項目)作為中期財政規劃和年度預算編制的備選項目,按支出測算和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后選擇列入中期財政規劃。同時,切實加強項目庫管理,落實“凡支出必須進項目庫管理”的要求,項目支出必須提前一年或更早入庫,未進入項目庫的一律不得編列財政預算和中期財政規劃。
(四)中期財政規劃實行全過程績效評價管理。編制中期財政規劃時,須明確每個支出項目的績效目標,并在規劃實施階段建立支出項目使用績效考評機制,根據績效考評結果,淘汰使用績效差的項目,增補績效目標顯著的項目。
七、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編制中期財政規劃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預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高質量完成中期財政規劃編制任務。市財政部門要會同市發改、統計等主要經濟部門,建立中期財政規劃編制聯席會商機制,對中期財政規劃草案進行充分研究論證,提高規劃編制質量。各部門要抓緊研究相關行業、領域的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積極配合財政部門做好工作,制定本部門中期財政規劃的具體編制辦法,及時研究提出未來三年涉及財政收支的重大改革和政策事項,測算分年度支出需求,科學制訂形成中期財政規劃。各部門中期財政規劃建議必須經過部門黨組會議或領導班子辦公會議研究通過,并由主要領導簽發報送。
(二)注重規劃銜接。市財政部門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好中期財政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財政中長期計劃、專項事業發展規劃、行業規劃、區域發展規劃的銜接。各預算部門(單位)要樹立中期財政理念,涉及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持的規劃,應與中期財政規劃相銜接,并根據上級和市委、市
政府新部署的重大改革,及時申報調整項目庫項目。
(三)夯實管理基礎。市財政部門應深化財政管理各項改革,大力推進項目庫管理,做好項目儲備,提前明確分年度分地區資金安排;要加強財政數據信息管理、支出項目管理和定額標準體系建設,強化人員隊伍建設,為規劃編制提供必要的人員保障和技術支持。
臺山市人民政府
2017年1月16日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