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落實三防工作責任的通知
臺府辦〔2014〕20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海宴華僑農場,市三防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市直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落實三防工作責任的通知》(粵府辦〔2014〕19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及今年汛前檢查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做好我市防災減災工作,切實將三防工作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安全度汛。現就進一步落實三防工作責任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完善三防責任落實機制
各鎮(街、場,下同)要不斷完善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的要求,將三防工作責任細化明確到具體單位和個人,真正把責任落實到最基層和第一線。要迅速完善鎮級三防機構, 落實固定的辦公場、人員和責任。要突出抓好山塘、堤圍以及易澇區等薄弱環節的責任和防汛措施落實,山塘、堤圍以及易澇區的防汛行政責任人必須由鎮領導擔任。要進一步加強對三防工作的組織領導,鎮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都要深入一線,親自督查三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并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要注意收集、匯總排查出的問題,逐一登記造冊,分門別類,列出清單,制定整改工作計劃和具體時間表,及時整改。并將檢查情況、問題清單和整改工作計劃書面報市三防指揮部。
二、進一步落實臺風暴雨山洪災害防御工作責任
(一)對我市已基本建成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各鎮、村,要明確各崗位責任人,熟練掌握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加強預案宣傳演練,確保預案科學實用。每年汛期前,國土資源部門要排查更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點臺帳,明確各隱患點群測群防人員,并與市三防、氣象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二)要進一步部署做好危險房屋、五保戶、低洼地帶影響對象、地質災害點影響對象以及簡易工棚(廠房)等汛期重點關注對象的排查統計工作。鎮級三防部門要以行政村(居委會)為單元,劃定責任網格區,將山洪溝沿岸村莊、低洼易澇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危房、磚瓦房、簡易工棚、臨時廠房、學校、山區景區、林場、礦場、橋梁道路、水利工程和其他基建工程納入網格范圍,核定受災害影響人員的數量和分布,明確災害預警轉移責任人,建立災害應轉移人群和轉移責任人數據庫,實行人員轉移避險定員定責、分片包干。要特別注意落實老人、兒童、危舊房屋居民、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監管責任,按“屬地管理、條塊結合”的原則,老人、兒童、危舊房屋居民安全監管責任由其所在鎮負責,應急轉移責任為其所在村(社區)負責;外來務工人員安全監管責任由其所在鎮負責,其應急轉移責任人為雇主(企事業單位或法人、個體私營主)。
(三)要及時修訂完善臺風暴雨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加強預案宣傳演練,確保預案科學實用。每個自然村(社區)要制定簡單易懂的“一頁紙操作預案”,明確危險區域、預警信號、防汛薄弱環節、防汛重點人群分布、轉移責任人、轉移路線、避險場所位置;每戶易受災家庭要發放應急避險明白卡,明確預警信號、轉移地點、轉移路線、對接責任人聯系方式。
三、進一步落實海(水)上防臺風安全生產管理責任
(一)規范船舶登記,實行分類管理。市海洋漁業部門要每年核定全市在冊登記漁船類型和數量(含赴南沙專項捕撈漁船和港澳流動漁船)并報市三防指揮部備案;要協調市港澳流動漁民辦公室建立健全跨海區作業漁船防風避險分工合作機制。海事部門要加強對所轄出海航行和作業船舶的安全監管。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營運船舶的安全監管。各鎮負責對轄區內集體和個人所有的“三無”船舶進行全面登記造冊和按相關規定進行安全生產管理。
(二)進一步明確船只防風避險有關數據的統計報送方式方法。防風避險船只有關數據按照“分級負責,條塊結合”的原則進行統計報送。海事部門負責收集、統計轄區內的交通運輸船只數據,并按規定報送市三防辦;市港澳流動漁民工作辦公室負責收集、統計市港澳流動漁民協會入會的港澳流動漁船只數據,并分別報送市三防辦、市海洋與漁業局,納入臺山市漁船船只統計范疇;各鎮負責收集、統計鎮所屬的農用船、自用船(包括無動力船舶、住家船等)等船只數據,并分別報送市三防辦、市海洋與漁業局,納入臺山市農用船、自用船(包括無動力船舶、住家船等)等船只統計范疇;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分類收集、統計轄區內漁港及登記在冊的漁船數據(包括港澳流動漁船)以及農用船、自用船(包括無動力船舶、住家船等)等船只數據,并上報市三防辦;市三防辦負責匯總、核對當地海洋與漁業、海事等部門及各鎮三防機構上報的防風避險船只數據,并上報江門市三防辦。
(三)及時組織避險,科學梯度撤離。市海洋漁業部門要積極協助當地鎮政府組織做好漁業防臺避險工作,有步驟且及時督促指導海上漁船、設施和人員撤離避險。在非臺風量級的熱帶氣旋7級風圈到達前6小時,主機功率44.1千瓦(60匹馬力)以下的所有漁船回港或到就近港口避風,漁排上的老人、婦女、兒童和病弱者全部撤離;非臺風量級的熱帶氣旋10級風圈到達前6小時,海上所有漁船回港或到就近港口避風,漁排人員全部完成撤離;臺風及以上量級的熱帶氣旋10級風圈到達前6小時,在港漁船所有人員完成全部撤離上岸。市港澳流動漁民辦公室要及時向港澳流動漁船傳遞避險撤離預警信息。市海事部門要在臺風及以上量級的熱帶氣旋10級風圈到來前6小時,配合各鎮落實海上平臺、人工島等所有海上作業人員撤離危險海域。各鎮要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遞至“三無”船舶業主和船長,及時掌握其行蹤。防臺風期間,市海洋漁業部門、鎮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在港避險船只和上岸避險人員的監管,嚴禁險情解除前擅自返回危險海域。
(四)完善應急預案,及時組織救援。市海洋漁業部門要組織所有出海作業在冊登記的漁船制定防臺風應急避險預案,實現“一船一預案”,明確漁船安全生產責任人、回港避風啟動條件、應急救援電話、漁船歸屬鎮聯絡員、船主、船長的聯系電話。市海洋漁業、海事、海上救助等部門及沿海各鎮要制定海上搜救預案,建立海上搶險救助機制,接到險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施救。
四、進一步強化三防督促檢查
市三防指揮部要會同市委市府辦督查室、市監察局建立健全三防督查工作機制,按照“四不兩直”的工作原則,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明督與暗查相結合的方式,派出督查組開展三防檢查工作。同時,要強化督查檢查工作責任,每次督查檢查情況都必須登記造冊,督查檢查人員要簽名負責。對督查檢查疏忽未發現隱患且發生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市三防指揮部要及時將督查情況及處理意見向市政府報告,并通報被督查單位。
臺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