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臺山市公園城市建設工作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
臺府辦〔2015〕38號
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海宴華僑農場,市直各單位,中央、省、江門市駐我市有關單位:
《臺山市公園城市建設工作綱要(2015-2020年)》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在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反映。
臺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1月23日
臺山市公園城市建設工作綱要(2015-2020年)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精神,結合省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及《江門市公園城市建設工作綱要(2015-2020年)》,動員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凝神聚力,努力改善人居環境,把我市建設成為公園城市,助力新一輪大發展,特編制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統一規劃、統籌開發、分步實施,屬地建設、屬地管理”的原則,實施公園化戰略,推進大地園林化,城市建公園,公園建城市,構建市域公園體系。堅持“抓兩頭,促中間”,一頭抓龍頭公園建設,打造品牌公園;另一頭抓村居公園建設,分期分批推動村居公園全覆蓋。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全市的生態景觀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各類公園數量大幅增加、分布更加合理、文化內涵更加豐富,逐步形成“以石花山公園為龍頭,以市綜合性公園和鎮(街)公園為骨架,以田園風光公園為特色,村居公園均衡分布,城鄉綠廊特色鮮明有機串聯”的市域公園體系。
至2020年,全市313個村(居)各至少建成1個公園,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17個鎮(街)各至少建成1個鎮級公園;城區至少新建2個綜合性公園;全市建成1個田園風光公園;完成石花山龍頭公園整合提升;完成特色鮮明的慢行系統和城鄉綠廊建設;建成公園的數量和面積排在江門市前列。其中至2016年,全市至少建成157個村居公園、9個鎮級公園、1個綜合性公園(初定高佬山平安公園),初步建成臺山中國農業公園——都斛水稻文化公園,初步完成石花山龍頭公園的整合和建設,完成通濟河城區段沿河景觀帶建設,初步建成川島休閑旅游“潮人徑”。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生態景觀保護規劃。
通過劃定生態景觀控制線,對全市的農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等資源進行規劃保護,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公園。對生態景觀控制線范圍內的非法建設建筑物,非法侵占林地,非法采石、采沙活動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行為清理整治,保持全市生態系統的基本穩定。
(二)規范公園標準,統一公園標識。
規范我市各級公園建設標準。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園建設管理的意見的通知》(建城〔2013〕73號)、《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以及江門市制定的各級公園建設標準,規范我市各級公園建設。
統一公園標識。按江門市統一設計的各級公園標識分步配套建設,方便市民游客識別,體現公園的獨特文化,宣傳推廣公園城市建設成果。公園標識主要包括分級標識和信息標識兩部分內容。
至2016年,我市按照公園分級建設標準和標識,對現有公園完善配套,之后新建的公園按標準建設。
(三)推進龍頭公園建設。
加強石花山公園現有和周邊資源的保護和整合,理順管理體制,突破行政體制的約束,促進石花山龍頭公園做大做強;因地制宜,挖掘文化內涵,加快石花北公園建設,完善石花山龍頭公園北入口,貫通公園南北,努力將石花山龍頭公園打造成生態健康,市民喜愛,僑鄉特色鮮明的省內知名生態文化旅游品牌。
(四)抓好城市綜合性公園建設。
充分利用我市主城區現有的自然景觀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基礎設施齊全、文化內涵豐富的城市綜合性公園(公園面積不少于10公頃),提高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同時,把本土特色文化融入公園建設,豐富公園內涵,提升公園品位,展現城市魅力。
至2016年,初步新建成高佬山平安公園;
至2020年,再新建成金星湖公園(首期)。
(建設任務分工詳見附件1)
(五)加快鎮(街)公園建設步伐。
結合各鎮(街、場)當地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進行鎮級公園建設。中心鎮公園面積不小于1.5萬平方米,其他鎮(街、場)公園面積不小于1萬平方米。
臺城城區適當建設專類公園,如東區體育公園。
至2015年,都斛鎮、深井鎮、水步鎮、斗山鎮和廣海鎮等5個鎮各新建或改建1個鎮級公園。
至2016年,沖蔞鎮、赤溪鎮、川島鎮、海僑農場等4個鎮(場)各新建或改建1個鎮級公園。
至2020年,其他8個鎮各新建或改建1個鎮級公園。公園配套設施完善、文化內涵豐富,實現鎮級公園全覆蓋。
(建設任務分工詳見附件2)
(六)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
結合農村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村居公園建設。至2020年,形成均衡分布的村居公園系統,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舒適的環境。
(建設任務分工詳見附件3)
(七)推進特色田園風光公園建設。
結合農業強市和旅游強市建設,充分利用我市的農田、林地、水體和河岸等資源,突出農村生態旅游理念,使鄉村風景游覽、現代休閑活動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打造成為臺山特色田園風光。至2020年,全面建成臺山中國農業公園——都斛水稻文化公園。
(八)完成森林公園建設任務。
利用我市豐富的森林資源,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森林植被的基礎上,建設一批突出自然特性、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的森林公園。至2015年底,新建森林公園8個,其中縣級森林公園1個,鎮級森林公園7個;至2017年底,再新建森林公園7個,其中縣級森林公園1個,鎮級森林公園6個。
(建設任務分工詳見附件4)。
(九)提升城鄉綠廊景觀水平。
抓好濱海、濱江、沿路等生態綠色廊道景觀建設,將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地方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至2016年,完成通濟河市區段沿河景觀帶建設;初步建成川島休閑旅游“潮人徑”。2017至2020年,完善市域主要綠色廊道建設或升級改造。
(十)提高公園交通便捷化水平。
完善公園內外交通設施,把公園城市建設與慢行系統結合起來,科學設置景點之間的交通連接。積極推進公交優先,建立合理的公共交通體系,在公園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規劃建設公交換乘中心,逐步形成覆蓋我市城鄉公園的公共交通快速網絡,在節假日期間,根據客流變化,采取加密線網等措施增加運力;同時,加快慢行系統建設,通過城鄉綠道,將我市各級公園有機串聯,讓更多的人親身感受公園城市建設成果。
四、五大行動
(一)生態景觀保護規劃行動。
以我市的自然生態資源為依托,通過劃定生態景觀控制線(生態控制線),對全市的農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等資源進行規劃保護,并對生態格局合理安排,科學布局,以公園城市理念將我市當作一個大公園進行規劃。生態控制線劃定比例達到我市國土總面積的60%以上。
(二)龍頭公園建設行動。
在整合石花山龍頭公園資源的基礎上,發揮石花山公園緊挨舊城區的優勢,科學優化公園生態系統結構,拓展市民休閑活動空間,貫通南北,完善設施。至2020年,將石花山公園建設成特色鮮明、景點內涵豐富,市民日常休閑鍛煉最方便的大型生態休閑公園。
(三)村居公園建設行動。
結合村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村居公園。至2020年,全市313個村(居)各至少建成1個村居公園,要求公園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綠化覆蓋率50%以上,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其中至2016年,全市至少建成157個村居公園,完成任務的50%。
(四)特色田園風光公園建設行動。
充分利用我市現有的農田、林地、水體和河岸等生態景觀資源,與現代農業和旅游業深度融合,建設一個具有臺山特色的田園風光公園,逐步形成“田園結合、城鄉互動”的大地公園化模式。
至2016年,完成臺山中國農業公園——都斛水稻文化公園的整體規劃,在不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對原有的基本配套設施進行改造,包括主要出入口、主要觀光線路、停車場、公共衛生間等;
至2020年,全部完成臺山中國農業公園——都斛水稻文化公園周邊的資源整合、環境整治,充實文化內涵,建成具有 “廣東第一田”特色的省內知名田園風光公園。
(五)城鄉綠廊建設行動。
以我市江、河、海等水體為依托,把濱水廊道打造成集觀光休閑、全民健身為一體的帶狀公園;以陳宜禧路等城市主干道以及高速出入口連接線為網絡,把沿路廊道打造成為“一路一特色、全年常綠、四季有花”的生態景觀帶。將各公園景點有機聯系,打造具有僑鄉特色,都市風光和田園景色交相輝映的城鄉慢行系統。
至2016年,完成通濟河市區段沿河景觀帶建設;初步建成川島休閑旅游“潮人徑”。2017至2020年,完善市域主要綠色廊道建設或升級改造。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我市建立由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組織協調機構,研究制定和實施本市公園城市規劃和行動方案,確保公園城市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二)制度保障。
建立目標考核制度。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積極配合江門市對我市公園城市建設工作的檢查和督導。把公園城市建設納入我市重大事項督辦范圍,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定期對公園城市建設工作進行檢查,確保完成既定目標。
(三)資金保障。
著力構建“財政資金為杠桿,社會資金支持”的資金保障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采取多元參與和多方籌措的方式,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鼓勵社會各界通過捐資、認種、認建、認養、“冠名”等方式踴躍參與公園城市建設,落實公園城市建設所需資金,穩步推進我市公園城市建設。市本級財政2015年新增安排資金不少于150萬元,2016-2020年每年不少于300萬元的專項獎補資金,用于引導推動公園城市建設。各鎮(場、街)每年要在本級財政預算中新增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公園城市建設。
(四)示范帶動。
按照“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在全市范圍內選取不同類型中具有代表性、條件適宜的地方建設一批公園示范點,帶動公園城市建設工作全面開展。
(五)宣傳保障。
充分應用各類媒體資源,及時將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宣傳出去,營造全社會人人關心、支持、參與公園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共同推動公園城市建設。
附件:1. 臺山市城市綜合性公園建設任務表(2015-2020)
2. 臺山市鎮級公園建設任務表(2015-2020)
3. 臺山市村居公園建設行動方案
4. 臺山市森林公園建設任務表(2015-2017)
5. 臺山市生態景觀保護規劃行動方案
6. 臺山市龍頭公園建設行動方案
7. 臺山市特色田園風光公園建設行動方案
8. 臺山市城鄉綠廊建設行動方案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