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北陡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北陡鎮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 | 2022-12-14 11:13:52 | 瀏覽量: | - |
寬闊的瀝青路四通八達,蠔場碼頭一片繁忙,出海漁船滿載而歸,新型農村不斷涌現,景區海灘充滿笑語,走進北陡鎮,處處呈現村凈、景美、業興、人和的秀美畫卷。
近年來,北陡鎮緊握黨建引領之“筆”,著力把黨的組織優勢、政治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凝聚鎮村合力,扭轉發展劣勢,奮力譜寫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村美麗宜居、農民寬裕富足的嶄新藍圖。
一、以“黨建起筆”,繪就“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合力圖”
北陡鎮位于臺山市西南端,是距離臺山城區最邊遠的鄉鎮之一,長期以來面臨出行不便、需求不足等發展瓶頸。黨的十八大以來,北陡鎮堅持以“書記工程”高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頭雁領航、陣地保障為第一抓手,激發潛力補劣勢,推動黨建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強龍頭,選優配強“領頭雁”。一方面凝聚先鋒力量,不拘一格鍛造一支“勤學善謀、能干會講”的新時代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既有機關中層干部擔綱,也有高學歷人才挑擔;既留住德高望重的“老支書”,也重視選拔年輕有為的“田秀才”,用群眾滿意寫實村社區換屆選舉的“后半篇”文章。另一方面配齊村民小組長,鎮黨委成立專項領導小組,手把手指導6條自然村開展補選工作,務實求真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民選配到村民小組長的崗位上來,確保村級“關鍵少數”自上而下能“挑大梁”“扛重擔”。

強陣地,織密筑牢“紅堡壘”。北陡鎮堅持“一張網”“一盤棋”思路,深化拓展“一軸兩翼”區域黨建聯合體,加強南部黨群服務中心與鎮級黨群中樞的執法聯動,串聯鎮圩與北端、南部形成“黨建服務走廊”,縱深完善鎮村兩級黨群服務網絡,確保“紅色堡壘”應急平戰轉換“快如風”“穩如鐘”。

育人才,全面夯實“智囊團”。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漁船安全生產、撂荒地復耕復種等20多個業務培訓班,定期組織“兩委”干部輪訓和網格員業務交流;深化“人才強基”工程,精進吸納水稻種植農技專家5人,發掘培養本土電商帶貨人才12人,想方設法吸引人才聚集,激活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池春水”,確保重點行業有懂技術、有文化、善經營的“新農人”能“站隊首”“立潮頭”。

二、以“產業運筆”,繪就“稻糧豐碩,蠔肥蝦美”的“民生富景圖”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北陡鎮堅持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因地制宜形成“南部漁農特色旅游、中部海水稻研究、北部灘涂養殖”的產業新格局,聚力“三變”釋放“黨建+產業發展”新動能。
旅游發展講秩序,“粗放式”變“智慧型”。今年來,北陡鎮以法治推動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鎮黨委以南部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大力推進整合濱海旅游資源,克服野灘無政府開發狀態,逐步有效管控5大海灣;引導成立旅游行業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為抓手,以規范行業標準和提升服務質量為目的,統一管理現有的200多間民宿、酒店,積極探索“黨建+旅游+N”智慧發展模式,激發組織優勢推動鄉村旅游提檔升級。

農業發展聚合力,“撂荒地”變“致富田”。在北陡中部,連片的耕地為發展耐鹽堿生態水稻種植提供了可能。北陡鎮正探索發揮“兩新”黨建的“龍頭”作用,由廣東德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牽頭引種耐鹽堿水稻品種,開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社會化服務,盤活撂荒地2114.02畝,實現平均畝產452公斤,同時用活駐鎮幫扶力量廣開銷路,示范帶動周邊農戶增產增收。

漁業養殖有能手,“一家好”變“百家富”。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成片的咸圍下正生長著數以百萬計的蠔、蝦、蟹。北陡鎮聚焦黨建賦能漁業發展,擦亮漁業養殖協會黨建品牌,每月定期開展1-2次養殖經驗分享會,支部黨員帶頭分享養殖心得,傾囊相授不同天氣、不同季節下的養殖經驗,吸引周邊近百位村民開展南美白對蝦、北陡生蠔等水產養殖,平均年產可達800斤/畝,成功帶動實現村民創業致富。
三、以“生態落筆”,繪就“藍綠交融,琴瑟相和”的“鄉村治理圖”
黨群同心,狠抓生態強信心。鎮黨委立足黨建引領生態旅游提質增效的發展方向,多措并舉狠抓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推進海洋污染防治工程,落實完善南部水廠、污水處理廠站點建設;重點治理直接入海的污水管道,封堵私設暗管;嚴厲打擊違法占海非法養殖,注重保護海洋生態及水質恢復;人工復種紅樹林,恢復自然岸線,還原海岸生態風貌,構筑“藍綠交融”的生態帶,促進綠色旅游長效發展。

上下聯動,扮靚村莊高顏值。持續深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一方面,鎮委牽頭鋪路架橋,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投資千萬元完成拓寬北陡高速口至陡門鎮圩路段、升級平沙路和光明路、修繕那才橋等7項工程;另一方面,推動黨員干部下沉網格上門服務,圍繞廁所革命、垃圾處理、河道養護等“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扮靚鄉村“顏值”,擦亮振興“底色”。

里外兼修,共筑鄉風提氣質。畫好鄉村振興“生態圖”,既要塑形,更要鑄魂。北陡鎮把文化建設與鄉村治理結合起來,深挖以“琴溪書院”、“容氏父子”為代表的文化資源,廣泛開展“紅色美麗橋村”、“紅色故事會”等主題活動130多場,旨在講好北陡故事,樹立身邊好人典型,傳揚敢打敢拼、開拓進取的北陡人精神,探索開展以黨建為引領,法治為保證,德治為先導的基層治理新實踐,融情帶感,橫向構建共治同心圓,縱向打造善治指揮鏈。


凝心聚力開新篇,奮楫揚帆正當時。一幅新時代鄉村振興幸福畫卷正在北陡鎮徐徐展開。下一步,北陡鎮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聚焦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改善鄉村人居環境、重塑北陡秀美畫像,以人民群眾“向往的生活”為圓心,攜手各方力量,共繪“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美好愿景。
(稿件來源:臺山先鋒)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