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白沙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白沙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3-06-15 16:42:17 |
謨翁陳公祠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祠堂學校,背靠鎖蘅山,左臨法竹海(地名)。祠堂分為前堂和后堂,中間有天井隔開。前堂用于教學,采用西式建筑風格,屋檐上的雕花,走廊上的窗戶,都體現出濃濃的歐陸風格。后堂用于敬祖,是傳統的中式祠堂風格,拔高的屋頂,六根大柱子從上而下,十分宏偉。


與眾不同的是,謨翁陳公祠有著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的三處題字。關于三鼎甲的三處題字的來由,重修祠堂臨時籌委會會長陳焯榮如是說:當時,讀書最高境界就是考取功名。功名的最高境界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科舉三鼎甲。就想到用這種方式,分別聘請狀元、榜眼、探花來題字。學校的名字,就是由狀元劉福姚題字的,四個字,鳳山學校;門口是榜眼題朱汝珍的,“靈鐘鳳髻,瑞啟龍頭”;門匾的“謨翁陳公祠”是探花郎陳伯陶題寫的。前輩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族中子弟,讀書一定要努力向上,爭取成才。


據考證,劉福姚是廣西桂林人,是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殿試一甲第一名,成為廣西最后一名狀元;朱汝珍是清遠人,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榜眼,更是清末民初的書法家、文章家;陳伯陶是東莞人,是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探花,也是修建廣州陳家祠的倡議者之一。可以說,三鼎甲三處題字,讓謨翁陳公祠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更展現著陳氏先輩對后人的勉勵和期盼。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