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白沙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白沙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4-04-15 15:04:05 |
春來覺風暖,雨至喚新生。白沙鎮持續推進綠美建設,發動黨員群眾齊上陣,在白沙公園、三八河畔等“四旁五邊”種下紫玉蘭花樹、異木棉等苗木。隨著氣溫回升,植物進入生長期,白沙鎮把握春季綠化養護關鍵節點,推進植樹生根發芽。
打造“綠美客廳”
為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描繪“綠美白沙”新景象,全力打造白沙“美麗會客廳”。截至目前,白沙鎮已開展植樹護綠志愿服務20余場,累計參與志愿者近200人次,累計種植桂花、鳳凰木等苗木3600余棵,綠化長度36.61公里,綠化面積達6.95公頃。在全鎮范圍內掀起“愛綠植綠護綠興綠”的生態文明新風,種下一片片“親子林”“黨員林”……

“我們圍繞三八河兩岸、白沙公園、西村革命烈士公園等重點區域,成片種植特色苗木,增添鄉村綠化景觀性,為打造我鎮鄉村振興旅游項目錦上添花。”白沙鎮農業農村辦公室負責人黃文照介紹,目前,白沙鎮以“駐點+技術員”的方式進行定點定時指導,同時制定《白沙鎮綠化樹木種植技術指引》,內容包含栽前選地方法、挖穴栽植技巧、栽后水肥管理等,讓苗木種植有了“說明書”,苗木種植遇到的常見問題能快速在指引中找到答案,讓苗木存活率有了“保證書”。
匯聚“護綠隊伍”
“我們村種了200棵紫花風鈴木,這種樹喜光、喜空氣濕度較大的環境,所以我們選址在村塘面池塘邊。但這并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了。”白沙鎮潮境村駐村選調生王雨靖每天都準時到新植苗區觀測土地濕度、病蟲害侵襲等情況,記錄表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這片小樹林栽種至今的數據。
白沙鎮在18個村建設網格化管護機制,落實“一人一片林”制度,實現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王雨靖正是龍蟠村“華僑林”的“護綠守護人”。“華南地區氣溫反復無常,像這段時間天氣突然轉高溫,需要注意植株發生蔫萎……”她向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介紹紫花風鈴木的養護知識,給他們發放《鄉村綠化工作導圖手冊》。

這支護綠隊伍人數達32名,由負責農業生產的村干部、駐村選調生及駐村第一書記組成。隊伍日常除了檢查苗木生長狀態,為苗木澆水補肥和防治病蟲害,落實護綠宣傳外,還與各基層團組織共建,發動在村青年、返鄉學生一起參與到日常“巡苗”活動,增強村民愛綠護綠意識,制止破壞折損苗木的行為。目前該“護綠隊”已對全鎮新種苗木生長情況進行系統登記,實現動態監測臺賬式管理。
牽手“志愿力量”
苗木數量大,種植范圍廣,為動員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綠化美化行動,白沙鎮發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護綠小先鋒”主題黨日活動。組建綠美傳承志愿隊,隊員由黨員和親子團搭配組成,同時為黨員設崗定責,指定一名黨員擔任隊長,負責聯系所在轄區內的志愿家庭,發動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綠植養護工作,讓愛護樹木、保護綠化生態的觀念植入每個家庭。“親子團根據鎮發布的綠美主題教育路線,到鄰近的主題林打卡,在主題林內認領自己的‘家屬苗’,并參與各屬地黨組織定期開展的系列愛綠護綠活動、參加‘綠美’志愿服務行動等,完成任務將獲得護綠徽章一枚”,白沙鎮黨委委員陳國海介紹道。
“這棵樹苗是我們一家認領的,日常下班后我就來看看,給它澆澆水。三分栽種,七分養護,推動綠化長效管護,需要廣大群眾參與其中。”為了讓孩子提高責任感,增加對綠美生態的認識,白沙鎮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農業農村辦公室副主任翁嘉欣帶頭主動參與黨支部的主題活動,一家認領了白沙公園內的一棵“家屬苗”,其家庭曾獲得臺山市先進家庭(親子、情侶)義工稱號。目前,像翁嘉欣這樣認領屬于自己“家屬苗”的家庭已有50多戶,負責聯系的工作人員會定期通過微信群指導他們落實日常養護。

接下來,白沙鎮將讓黨建紅繼續引領生態綠,聚焦于村莊綠化養護管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養護行動。同時,通過主題黨日活動、宣傳教育等多種方式,積極營造愛護綠植、愛護環境的濃厚氛圍,為村民們打造一個綠色、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來源:白沙鎮黨委、臺山先鋒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