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白沙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白沙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2-04-29 10:25:41 |
一、菜肴簡介
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冬吃蘿卜夏吃姜,不要醫生開處方。”在臺山,“潮境蘿卜”是享譽內外的一個土特產,被譽為“本地小人參”。
潮境蘿卜身材勻稱,常見的烹制方式是燜、煲,如著名的蘿卜燜牛腩、蘿卜羊腩煲、冬至必吃的臺山蘿卜咸湯圓、街頭常見的蘿卜牛雜,也可制作成糕點,如蘿卜糕等。
而當地常見的蘿卜家常菜則是蘿卜鯽魚湯,湯底呈奶白色,清鮮中突出蘿卜的優良本質。此外還具有一定的藥效,它有益于調理高血脂癥,化風咳痰,消化不良,痢疾等疾病。

濃白清甜的蘿卜鯽魚湯(張小躲供圖)
二、取材、制作技藝等
蘿卜鯽魚湯選用食材價格實惠,但是燉鯽魚湯的時候,用對了方法,才能燉出魚肉嫩滑、濃白鮮美的湯汁。
首先,鯽魚處理干凈,在魚身打上花刀,控干其中的水分,兩面都沾裹一層干淀粉;白蘿卜去皮切絲,生姜切片,香蔥切段,放在一旁備用。
第二步,用生姜擦拭一下魚的兩面,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魚皮的破損。將油燒紅,將魚的兩面都煎至金黃,加沸騰的開水淹沒魚,并持續大火煮。開水燉煮,熱水會將魚肉中的魚油、魚膠等物質析出,這樣魚湯便會濃白。
最后,等到沸騰之后,用小火慢慢燉,出鍋前放入蘿卜絲、蔥姜,慢熬3分鐘,加鹽、胡椒粉即可出鍋。鮮美濃郁的鯽魚湯配上晶瑩剔透的蘿卜絲,鮮甜無比。

三、村落連接
潮境村在廣東省江門市臺山白沙鎮圩的東北面,北與開平接壤,距臺城18公里。這里屬于丘陵地帶,土地屬幼沙混泥漿組成的沙漿粉田,農田土質和沙質比例適中,土地松軟,不板結,耕作層深厚,有火燒底(變質花崗巖)作田底,加上水質特別好的陳坑分支流經,天生就是一片優秀的蘿卜田,因此種植出的蘿卜特別光滑、圓大、嫩白、甜脆飽汁、清甜無渣。

從民國時期開始,潮境便有種植蘿卜的傳統,尤其是虎山村、眾亨村。不過,以前村民種植規模較小,分布也比較分散。而真正上規模種植,是改革開放以后,蘿卜市場前景變好,農戶紛紛加入到蘿卜種植行列,除將自有責任田全部種植蘿卜外,還承包田地擴大種植規模。如今,潮境的農戶中有七成種植蘿卜,并形成了數百畝的連片生產基地。

剛拔出的潮境蘿卜(彭小艷供圖)

潮境蘿卜一年種植兩造,有時候還能種上三造,集中在冬至前后及春節前后上市。種植蘿卜是當地村民的一筆重要收入,潮境群眾發揮靠山吃山的精神,村容村貌變得越來越好。
潮境蘿卜一直以來遠近馳名,供不應求,但仍然大有潛力可挖。當地供銷社將加強和農戶的合作,以基地形式帶動,延伸產業鏈,提高潮境蘿卜的附加值,保護好白沙這個特有的農產品品牌。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