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白沙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20-12-29 09:43:39 |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觀需要,對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在環境保護領域持續監督發力,今年以來,白沙鎮人大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助力白沙鎮生態環境健康發展。

動員部署 以法為基把準方向
“執法檢查組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學習、認真組織,確保本次執法檢查達到預期效果。”在白沙鎮“固廢法”執法檢查動員會上,白沙鎮人大主席發出“動員令”、吹響“沖鋒號”,對開展執法檢查作出動員部署,并與執法檢查組全體人員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明確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農業固體廢物管理、工業固廢循環利用等執法檢查的重點要點,提升工作開展的針對性。
動員會上,還圍繞當前固廢污染防治形勢、“固廢法”基本內容以及固廢種類、危害、處置技術、管理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深度的專題培訓,旨在進一步普及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識,幫助執法檢查組人員“加油充電”,提升執法檢查效能,把準工作發力方向。

聚焦重點 深入檢查實地“找茬”
在為期兩個月的持續檢查中,執法檢查組采取實地察看、座談交流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多點發力,先后深入燊樂塑膠電子、鴻萬電子科技、鎮級污水處理廠、活垃圾處理站點、垃圾分類點、農村農田等地,詳細檢查危險化學品倉庫處置、污水和垃圾處理、露天焚燒秸稈整治等相關情況,聽取了鎮規劃辦、鎮農辦、鎮經濟辦等部門對“固廢法”執行情況的匯報,并充分利用代表聯絡站平臺,深入群眾身邊了解“固廢法”在基層的貫徹落實情況。
執法檢查組認為,白沙鎮相關職能部門能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固廢法”,不斷建立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加大污染防治措施,并取得積極成效,全鎮建有鎮級污水廠2座,生活垃圾處理硬件設施配備率達到了96%的良好標準,鎮、村兩級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收集和處理,固體廢物能依法依規進行處理,有效維護了全鎮的環境安全。
“從執法檢查情況來看,白沙鎮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積累了很多經驗,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問題”。執法檢查組組長黃衛群表示,在實地察看過程中,盡管禁止露天焚燒秸“宣傳網”已覆蓋大街小巷,但仍有個別村民偷燒處理農作物秸稈,經深入了解得知,政府在這方面的宣傳已經深入民心,大部分群眾都知道焚燒秸稈對環境的危害,但仍有個別村民意識薄弱,使用燒秸稈的老方法為土地施肥,說明我們的“宣傳網”織得不夠密,仍有“漏網之魚”。同時,農業廢物處置與綜合利用能力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農業耕種中使用的塑料薄膜、塑料育苗杯等不可有機分解的工具,在失去使用價值后該何去何從,該如何科學回收,也是當前固廢污染防治工作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

開出“良方” 跟蹤問效持續有力
在梳理出執法檢查問題清單后,白沙鎮人大迅速召開“固廢法”執法檢查專題匯報會,聽取了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并增設詢問環節,由執法檢查組就白沙鎮突出的農業固廢、工業固廢、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處理難等問題,對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逐一提問,直面短板、直面痛點,力求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強化責任擔當,迅速制定有效措施。
對于如何加快優化完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執法檢查組也拋出了連串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固體廢物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及環保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意識,確保宣傳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二是要積極探索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和農膜回收工作機制,引導村民科學還田,幫助村民開“新藥方”舍“舊偏方”。三是要鼓勵和引導居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積極開展試點工作,以點帶面示范推廣,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全民行動、全鎮覆蓋。四是要對一般工業固廢落實源頭精細化管理機制,對已建工業項目采取廢物減量化工藝改造、場內綜合利用處置等措施,減少廢物產生量和轉移量,并明確一般工業固廢利用處置去向。
對于執法檢查組的剛性詢問和科學建議,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表示,將認真研究本次執法檢查匯總的問題清單,結合執法檢查報告,堅決把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及時向人大主席團報送整改報告,切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發展。下一步,白沙鎮人大將持續深化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督促職能部門依法履行環境保護法定職責,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推動“固廢法”有效實施。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