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白沙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白沙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1-11-03 10:35:29 |
白沙鎮將“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堅持問題導向,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辦到群眾心坎上。鎮黨員干部深入實際、深入一線,真實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大批辦成的民生實事成了黨史學習教育中可觀可感、可碰可觸的生動實踐。截至10月底,全鎮10件民生實事圓滿完成既定任務目標,向全鎮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用真心辦實事,民生福祉成色更足
白沙鎮黨員干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家的事做,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鎮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落實,不斷增加民生資金投入,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代言人、知心人。據統計,今年財政預算民生資金2200多萬元,其中,投入民生工程900多萬,公共服務800多萬,衛生醫療教育就業500多萬元,包括:S533白沙—三八路段路燈安裝、鄒村橋建設、中開高速坑口村段聲屏障安裝、陽嶺三崗橋改造、村委會微型消防站、新建朗溪村黨群服務中心、白沙拱橋拓寬、潮境、五圍、下屯村委會農村飲水改造、六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潮境網地機耕橋修建等。
二、用真勁解難題,人居環境底色更濃
白沙鎮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把群眾反映的小事,當做集中精力要辦好的民生大事來抓,以群眾焦點、難點、熱點問題為導向,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使出真勁辦實事,做到“三個對接”,確保民生項目及早出成效:一是對接群眾需求,白沙鎮圍繞各個領域,聚焦群眾呼聲,深入開展調研,傾聽群眾訴求、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二是對接人大建議,主動對接人大、政協建議、提案,豐富拓展民生實事,其中安裝路燈、視頻監控系統等民生實事來源于人大聚焦的民生問題;三是對接業務部門,按照市委統一部署,鎮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每月每周對民生實事進展進行督辦,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推進。一批又一批民生實事落地見效,贏得群眾的贊許。
三、用真情紓民困,為民服務本色更亮
白沙鎮黨員干部設身處地了解群眾感受,站在群眾的角度看問題、找方法,感同身受認識群眾面臨的問題和處境,用心用情把人民群眾亟待解決的實事辦好辦實,用實際行動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一是讓群眾出行更放心。鄒村橋建設、陽嶺三崗橋改造、白沙拱橋拓寬、潮境網地機耕橋修建等4座群眾出行橋重建、修復工程,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S533白沙—三八路段路燈安裝工程、中開高速坑口村段聲屏障安裝工程等工程讓群眾出行更放心;二是讓群眾生活更安心。六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潮境、五圍、下屯村委會農村飲水改造工程、20個村委會微型消防站等一批民生實事,讓白沙居民生活更安心。三是讓群眾辦事更舒心。新建朗溪村黨群服務中心和鎮級黨群服務中心,讓群眾足不出戶享受快捷政務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鍛造服務型+堡壘型黨組織。
為民辦實事沒有終點,下一步,白沙鎮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持續增加民生資金投入,把群眾急辦的、想辦的、要辦的事一件件辦好辦實,讓群眾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不斷提升全鎮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建設產業美、城鎮美、人文美、生活美“四美”白沙。
白沙鎮10個項目“我為群眾辦實事”簡介
項目1:S533白沙—三八路段路燈安裝工程
簡介:白沙鎮三八至白沙(潮境工業開發區)路段路燈安裝工程路段全長15.3公里,燈桿間距為35米,在單側布置8米單臂桿路燈,共計安裝路燈439盞,投入300多萬,工程施工內容包括開挖管槽、埋設管線、安裝燈具等,建成后成為群眾通勤出行的“平安路”、村民散步休憩的“幸福路”、白沙鎮鄉村振興的“振興路”。
路燈安裝后

項目2:鄒村橋建設工程
簡介:鄒村土梨崗橋是鄒村連接三八的重要橋梁,是鄒村村民外出的必經之路。該橋久經風雨、破舊不堪、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白沙鎮投入90多萬元重建鄒村土梨崗橋,建成后不僅可以解決群眾出行難題,還將進一步促進周邊村鎮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民心橋、振興橋、平安橋。
建設前

建設后

項目3:中開高速坑口村段聲屏障安裝工程
簡介:中開高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交通通道,途徑我鎮塘洞村、三八圩等村委會,中開高速開通后,過往車輛噪音給塘洞村等周邊村居造成影響。白沙鎮聯合中開高速項目部建設聲屏障安裝工程,項目完成后對周邊居民減少了噪音污染,有效保障了周邊居民的日常作息和生活健康。
建設后

項目4:陽嶺三崗橋改造工程
簡介:原陽嶺三崗橋因年久失修、破損不堪、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根據周邊村民的建議以及訴求,為保障當地群眾的出行安全,進一步完善我鎮交通路網,我鎮投入約30萬元進行重建,新橋建成后切實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進一步優化周邊村鎮路域環境。村民李先生表示:“以后經過三崗橋不用提心吊膽了,為黨委、政府點贊”。
建設前

建設后

項目5:村委會微型消防站建設
簡介:以救早滅小、“3分鐘到場”撲救初起火災為目標,劃定最小滅火單元,白沙鎮加大資金投入建設20個微型消防站,配備消防摩托車、滅火器、水槍、水帶等滅火器材和個人防護裝備。依托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平臺和體系,發揮治安聯防、保安巡防等群防群治隊伍作用,積極開展初起火災撲救等火災防控工作。
建設后


項目6:新建朗溪村黨群服務中心
簡介:投入近80萬元,建設面積340平方米朗溪村黨群服務中心,結束27年租借黃道益物業的寄居歷史,打造白沙鎮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標桿,一改朗溪村黨群服務中心地方小、破舊的問題,大大方便群眾辦事,建成后打造成為便民服務、黨群議事、學習教育、民事調解等四大平臺。黨員張女士說:“終于有了自己的新家,以后辦事方便很多了”。
建設后

項目7:白沙拱橋拓寬工程
簡介:X545線白沙拱橋路段是我市通往開平市區的交通要道,為我鎮主要干道長安街、永安街的交匯點,原白沙拱橋橋長16.9米,橋面寬9米,與其交匯的路面寬16米,在橋梁段突然嚴重收窄,形成一個交通瓶頸,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白沙鎮投入100多萬元,于舊橋右側擴寬至16米,構成雙向4車道。建成后將極大提升我鎮交通環境,進一步完善我鎮“三橫兩縱”交通路網。
建設中

建設后

項目8:潮境、五圍、下屯村委會農村飲水改造工程
簡介:白沙鎮農村飲水改造工程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新鋪設主管網7千多米,新建加壓站一間,涉及管道鋪設、閥門井建設、加壓站建設等多個工序,整個工程受益村戶人口907人,工程已完工。村民黃先生說:“集中供水有效保障了我們村民飲水安全和身體健康”。
建設后

項目9:六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簡介:白沙鎮布坑、牛塘、樹坑、上石、企石逕等小型水庫因部分灌溉功能喪失,存在安全隱患,為排除險情,進行降等除險加固工作,工程投入資金約50萬元,工程建成后能保障水庫安全長效運行,充分發揮水庫在防汛減災、供水保障和農業灌溉等方面重要作用。
水庫建設后


項目10:潮境網地機耕橋修建工程
簡介:原大囦舊橋位于臺山市白沙鎮潮境村委會,舊小橋類型為簡易混凝拱橋,橋面寬度為5.5米,橋長7米,是周邊村民日常通出行的重要通道。由于修建年代久遠,承載能力嚴重不足,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我鎮將該橋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工程,投入資金進行重建,建成后將方便村民出行、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建設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