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白沙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白沙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4-05-11 09:15:53 |
遠方故里,悠悠鄉愁,游子的鄉愁化為家鄉平坦開闊的道路、盞盞明亮的路燈、棟棟矗立的廠房和生機盎然的綠植。臺山籍優秀人才們在“百千萬工程”“綠美白沙”等工作中出資出力、造福鄉里。為了打造更優厚的政策環境、更優質的政務服務,更優美的人居環境,白沙鎮與廣大臺山籍優秀人才共畫“同心圓”,同鋪“幸福路”,實現游子與故鄉的“雙向奔赴”。
深入基層“尋賢”
加強感情互聯,情系桑梓潤故里。白沙鎮通過建立領導干部聯系走訪臺山籍優秀人才機制,制定《白沙鎮2024年領導班子聯系臺山籍優秀人才工作方案》,加強領導班子成員、駐點干部與臺山籍優秀人才之間“一對一”緊密聯系,實現20個村(社區)臺山籍優秀人才聯絡“全覆蓋”。自今年春節以來以電話問候、登門慰問等形式聯絡臺山籍優秀人才200多人次,與臺山籍優秀人才們共敘鄉情、交流家常、探討發展大計,不斷拓展臺山籍優秀人才“朋友圈”。
“白沙是有名的排球之鄉,每年春節的排球比賽都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的時光,希望這項活動能一直成為家鄉人民的美好回憶。”結合摸查走訪建立的臺山籍優秀人才名冊,2024年春節期間白沙鎮發動馬偉強等各界臺山籍優秀人才和熱心人士共同捐贈80余萬元,開展白沙春節九人排球賽等文體活動。本地群眾紛紛道好,比賽現場場場爆滿,春節氛圍熱烈。

▲2024年白沙春節男子九人排球賽
搭建平臺“聚賢”
促進交流互動,銜泥歸巢助振興。搭建臺山籍優秀人才互動平臺,匯聚鄉情、共話鄉音,推動臺山籍優秀人才反哺家鄉。白沙鎮通過“本土干部”帶頭、鎮村提供方案、臺山籍優秀人才多方參與的“1+1+N”方式舉辦臺山籍優秀人才座談會、同學會、師生會、村慶等活動,結合微信群、抖音直播等社交軟件,多平臺吸引臺山籍優秀人才參與家鄉建設。
“我在同學聚會上給大伙說了我們村被評為江門市‘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正在積極打造‘綠美白沙’工作。偉森聽到后很是自豪拉著我聊了很久,捐贈了黃花風鈴木100棵。”白沙鎮潮境村黃偉森先生作為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雖然身在外地,但始終心系家鄉發展。白沙鎮潮境村黨委書記黃偉新說:“在黃偉森這位臺山籍優秀人才的帶領下,外出的臺山籍優秀人才和村民都團結一致,積極參與村綠化座談會,為我村綠化工作出錢出力。目前我村已種下黃花風鈴木200棵,后續養護也在持續進行。”
一批批在外臺山籍優秀人才返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濃濃的桑梓情懷,在社會治理、文明鄉風、綠美生態等方面涌現出一股臺山籍優秀人才力量。
整合力量“用賢”
深化合作共識,歸雁興鄉育產業。白沙鎮為海內外臺山籍優秀人才營造良好營商投資環境,成立2個市鎮領導招商小組開展靶向招商,推動以“僑為橋”,打造發展載體,以白沙鎮潮境華僑投資示范區為媒介,引入臺山市綠匯環保塑料科技有限公司、鴻萬(臺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臺山籍優秀人才投資創辦企業。
“臺山籍優秀人才企業家是我們本地經濟發展的‘定心針’和‘測試紙’。”白沙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廖仲榮定期走訪企業臺山籍優秀人才,了解臺山籍優秀人才們的最新需求。“本地經濟發展依靠臺山籍優秀人才們的支持,同時他們對發展環境的反饋也是我們進步的方向。”
與臺山籍優秀人才攜手發力,為村莊舊貌換新顏。為了破解如何推動臺山籍優秀人才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難題,白沙鎮實施“名人”發動,村民參與的模式助力鄉村建設。以白沙鎮長江北興里村為例,該村在暨大校友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美國舊金山廣府聯誼總會顧問、廣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馬炳良先生為代表的名人臺山籍優秀人才帶領下,先后兩次通過“集體出一點、海內外鄉親捐一點”的方式籌集資金70多萬元,用于村容村貌綠化美化,整治后的北興里村換了新“顏值”。未來,北興里村計劃開展第三期建設,建設村排球場等,力爭將北興里村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美麗華僑村典范。

▲長江村北興里村慶祝村慶活動現場(左二為馬炳良先生)
他鄉縱有當頭月,不抵家山一盞燈。家鄉的發展離不開海內外臺山籍優秀人才的真情付出。如今的白沙,發展機遇更加凸顯,發展思路更加完善,發展勢頭更加強勁。白沙鎮熱忱歡迎在外臺山籍優秀人才“常回家看看”,關注家鄉新變化,回鄉投資創業,為家鄉引資薦商,把先進的發展理念、生產技術、經營模式、管理辦法帶回家鄉。
來源:臺山先鋒、白沙鎮黨委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