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川島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川島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8-01 16:30:03 |
潮起灘涂,生蠔養殖區碧波映日;風拂荷塘,錦鯉戲蓮引游人駐足;情暖廣場,文化活動聚民心……這幅靈動的鄉村畫卷,正是川島鎮甫草村在“百千萬工程”引領下煥發新生的真實寫照。
從產業協同到生態蝶變,從設施完善到文化繁榮,甫草村以資源稟賦為基,展現新變化。如今,水產養殖的“硬實力”與文旅融合的“新活力”在此交響,水清岸綠的“高顏值”與鄉風文明的“深底蘊”在此交融,繪就兼具發展動能與人文溫度的新圖景。

景產相融
讓“風景”變“前景”
水產養殖是甫草村的傳統產業。如何讓傳統煥發新生?該村以規范魚塘、咸圍發包機制為突破口,推動生蠔、蝦苗、蠔苗養殖向集約化、標準化升級。目前,該村的生蠔養殖規模已擴大至1098公頃(16470畝)。從精心選育良種、普及高效養殖技術,到精準對接市場,全鏈條布局讓水產養殖成為支撐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堅實脊梁。

與此同時,甫草村以“景產相融”的巧思,將村內景觀轉化為發展動能,讓“風景”變“前景”。該村與臺山市川山群島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成甫草農貿市場,實現本地無公害蔬果與川島海鮮“一站式”銷售;原廢棄供銷社辦公樓改造為全域旅游甫草驛站,一樓展銷地方特產,二樓開設鄉村咖啡館,老建筑煥發新活力;村內舊池塘改造為荷花錦鯉觀賞池,以此為核心輻射形成農家樂休閑區,配套民宿垂釣、荔枝龍眼果園及自助焗窯燒烤場,構建集觀光、休閑、美食于一體的復合型游玩場景,盤活鄉村閑置資源,成為家庭旅游、團建活動的熱門之選;與臺山市婦聯共建黃姜種植基地,衍生獨特風味的“甫草黃姜酥”,成為游客心中的“記憶錨點”。

農文旅深度融合,實現多點開花,猶如強勁引擎,點燃甫草村集體經濟的澎湃活力。

內外兼修
有“面子”更有“里子”
鄉村振興,既要“里子”厚實,也需要“面子”光鮮。甫草村以“內強根基、外塑形象”雙輪驅動,精雕細琢,系統推進人居環境品質躍升。
內強根基,是為鄉村發展壯“筋骨”。甫草村累計投入約1200萬元,推進硬件升級與功能迭代——村內道路實現全面硬底化打通“毛細血管”,3個生活污水處理站與雨污分流系統建成織密“循環網絡”,農貿市場、休閑廣場等生活設施落地補齊服務短板。一系列普惠措施,為村民安居樂業提供堅實保障。

外塑形象,源于“繡花式”治理的持續發力。甫草村以“旅游興村”為目標,結合“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累計拆除禽畜欄243間、危舊房175間、違建鐵棚4處,騰出的空間打造成為各類景觀節點。在此基礎上,該村進一步拓展美化路徑——打造四季花海和荷花錦鯉觀賞池,繪制鄉村特色墻繪,建成房前屋后“四小園”等,實現從“環境整治”到“生態美化”的躍升。

甫草村在精心保留淳樸鄉韻的同時,增添令人流連的游覽魅力,實現從“干凈整潔”到“生態宜居”再到“景美如畫”的多重變化。

文化鑄魂
鄉風文明潤物無聲
物質豐盈之上,精神富有是更高追求。甫草村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提升村民幸福感、歸屬感的核心密鑰,以“陣地筑基—氛圍浸潤—活動賦能”為抓手,讓文明新風吹遍阡陌巷里,深入人心。
甫草村高標準打造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黨建文化廣場和“鄉村振興學校”“婦女兒童之家”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服務矩陣。行走在村內主干道,圖文并茂的村規民約宣傳牌與傳遞孝老愛親、鄰里和睦等中華傳統美德的鄉風民俗畫相映成趣,構成流動的“文明課堂”。定期更新的善行義舉榜,讓身邊好人的故事閃耀光芒,以榜樣的力量春風化雨,引導村民崇德向善,將文明素養內化為日常生活的自覺遵循。

甫草村的文化活動精準對接村民的所思所盼,圍繞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慶精心策劃“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科普健康知識講座送到村民“家門口”,將科學知識和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惠及約550人次;堅持“黨建帶婦建”,扎實推進“婦女兒童之家”示范點建設,依托各類技能培訓、風采展示活動,為婦女群體搭建施展才華、實現價值的廣闊舞臺,讓“巾幗力量”成為鄉村振興交響曲中鮮活躍動的音符。

(來源:江門日報)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