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川島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07-12-24 09:03:45 |
經典故事與傳說——張保仔的神秘藏寶故事
張保仔1786年出生于廣東省新會縣一個漁民家庭,全家靠捕魚為生。張保仔十五歲那年出海捕魚,碰到鄭成功部將鄭建的后裔鄭乙領導的“反清復明”的紅色幫,遂投到旗下。鄭乙于清嘉慶十二年十日遠征南洋遇臺風喪生,其妻接管紅色幫,并將一支隊伍交給張保仔帶領。由于張保仔英勇善戰,威望日高,于是,張保仔成了鄭乙嫂的新夫,又成了紅色幫的新主。張保仔領導的紅色幫,活動于新寧、新會至澳門、香港和廣州灣一帶,而以上川島沙堤港為主要基地,扼守瓊洲海峽,專門襲擊清廷官船和外國侵略者的商船;在沿海打土豪,攻官兵,紀律嚴明,因而紅色幫深得勞苦大眾的擁護和支持,日漸壯大。嘉慶3年,紅色幫于上川海面攔截了清政府的武裝商船”鵬發”號,獲得安南王進貢清朝的大量金銀珠寶后更是聲威太震。他們控制了上川島、下川島、赤溪半島,沙沮沿海,東至香港,西至廣州灣的許多島嶼,并在上川島北端和赤溪半島南端設炮臺控制了這一重要航線。凡有船只過往,就通令靠岸查驗然后放行,若是對方不從,張保仔就升起用薄鐵片制成的三角令旗,旗尖指著哪個方向,其手下的船隊就往哪個方向出擊。紅色幫以上川島為根據地,劫奪了許多清廷的進寶船和過往的商船,截獲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張保仔將這些財寶分為三份,天一份、地一份、人一份。天一份,用于資助當地貧民:地一份,挖地為牢隱藏起來以應急需:人一份,頒獎有功將士。這些金銀財寶張寶仔花不光用不完,其根據地上川島理所當然成了主要的威寶區。張寶仔的藏寶地點都記在手抄本上,但手抄本失傳已久,連副本也只是口頭流傳。張寶仔藏寶絕大部分仍”深藏閨中”,相傳公灣的“倒吊人頭”、背子逕的”鬼仔上桅(即迎客石)”、浪灣的”七星伴月”、七盤山的“石手指”、烏豬洲的“半邊月”石刻、扯旗山的“金井”、竹旗山的”銀頂”……這些地方都有張寶仔的藏寶,因為人們不知遒藏寶圖,這些寶藏尚且未被發掘。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