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川島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川島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2-06-30 15:28:55 |

6月26日,江門浪漫海岸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動工儀式在臺山下川島舉行。

打造海上紅色教育專線“黨旗號”。 陳方歡 攝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作為農漁業大鎮、旅游大鎮,川島鎮通過產業融合、環境整治、立面改造、文化挖掘、品牌塑造等綜合措施,全力推動創建省級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努力打造集“紅色文化、海絲文化、海洋文化、非遺文化、美食文化”五大文化為一體的文化旅游名鎮,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大灣區旅游度假第一島。
用全域生態化打開美麗宜居之門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鄉村獨特魅力的關鍵所在。川島鎮完善基礎配套、注重文化傳承,推動全鎮農村環境從干凈整潔、美麗宜居向特色精品邁進,推動村莊從點上出彩向鄉村全域拓展、從“一時美”向“時時美”轉變。
完善基礎配套。加快與省港航集團的合作,爭取山咀海港小鎮綜合體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抓細抓實停車場、漁港、碼頭、海堤等的建設,尤其是加快五個碼頭及兩條省道等重點項目的建設;探討設置對外開放口岸,升級改造沙堤漁港,推動川島國際和港澳客運級旅游業務;加快推進“川島·浪漫海岸”項目建設,爭取將其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濱海旅游度假示范項目。
提升村容村貌。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抓好“四好農村路”、農田水利、飲水安全等普惠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大洲新地村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完成山咀港區、三洲圩、沙堤海傍路、略尾圩等主要道路升級改造,積極推進黃陂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略尾水閘重建工程等水利建設,夯實基礎保障。
注重文化傳承。發揮濱海優勢,創新黨建載體和方式方法,對兩艘“黨旗號”客船進行改造,打造海上紅色流動教育專線;充分利用文化長廊、群眾活動廣場、黨群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打造基層紅色陣地,結合川島鎮紅色歷史和黨建歷程,傳播革命精神力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縱向深入,打通“最后一公里”;深挖本地紅色資源,貫穿“兩島一岸”特色,打造“下雞罩山國防教育—沙堤漁業文化—高筍旅游文化—大洲海絲文化—茫洲紅色文化”海島特色黨建“旅游專線”。
以生態產業化打開致富惠民之門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是鄉村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川島鎮堅持以生態產業化帶動鄉村居民增收致富,做好做活“生態+”這篇大文章,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讓廣大鄉村既添生態顏值,又增經濟價值。
盤活荒廢農田。川島鎮大力推動政企聯動,因地制宜盤活撂荒地,推動下川島王府洲游樂中心與當地村民合作,簽訂復耕協議,合力改造牛塘灣約160畝撂荒地,將其規劃成西瓜田、油菜花地、荷花池等多片區域,打造下川牛塘現代生態農業種植基地。
農旅漁業融合。拓展甫草農業采摘“體驗游”、上川“海絲風情游”、下川生態種植“觀光游”等旅游新業態;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促進茶葉、水稻、水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與旅游聯動,結合各村(社區)實際打造特色風情街和網紅打卡點,發展鄉村民宿及房車自駕游生態觀賞營地和家庭農場等鄉村產業。
聚焦增收提速。茫洲是我鎮唯一未能實現24小時供電的行政村,我鎮以海域發包等方式籌集資金,解決供電問題,并以此破局,示范帶動,發展全鎮村級經濟。
靠治理全域化叩開安全發展之門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是鄉村發展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川島鎮不斷加強黨對鄉村治理的全面領導,推動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縱深下沉,實現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的不斷延伸,探索建立全域治理體系。
平戰結合,實行網格精細管理。積極推進網格化管理,科學劃分網格22個,實行“雙報到”;組建一支由294名黨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伍,下沉一線、沖鋒在前,奔赴各防疫卡點、核酸檢測點、廣大群眾家里、漁船上,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實施常態化管理服務,人人都是信息采集員、隱患排查員、矛盾調解員、政策宣傳員、創文創衛監督員,形成濃厚氛圍,戰斗力不斷提升。
多輪驅動,有序擴大治理范圍。從社會治安、打擊犯罪、公共安全逐步向生態環保、食品藥品、金融風險、新型犯罪、交通以及重點民生項目等領域擴展和動態調整。常態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旅游市場亂象整治等各類專項行動,強化對貨運碼頭收費管理,制定涉民生領域優惠政策,嚴厲打擊哄抬物價行為,全面防范各類風險;加大社會矛盾和重點領域矛盾糾紛、掃黑除惡、反走私反偷渡等專項治理力度,深化創建“平安川島”。
打破壁壘,提高基層治理能力。通過市綜合治理委員會平臺,聯合海事、交通、航標、應急、農業農村、文廣旅體、氣象、船務等部門單位,擦亮“黨建引領·舟暢川島”品牌,加強港口航道秩序治理;建立健全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體制機制,聯合各部門做好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統籌協調、組織部署和督促落實,計劃每年投入40萬元用于執法工作保障。
開拓創新,全面推進全域治理。建立港口漁船魚排綜合治理機制,探索成立黨支部,由黨員干部對三洲港、沙堤漁港的漁船魚排實施分區管理,保障航線運行安全;為南沙漁船、港澳流動漁船開設專用航道,同時通過巡查巡邏和視頻監控相結合,切實加強沿海岸線的港口碼頭、易上岸點等涉偷渡、走私重點區域的管控,也為疫情防控織密防護網;創造性打造山咀、三洲、獨灣“保育”三角區,積極推動海洋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等一切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行為,守護川島碧海藍天。
名片
川島鎮總面積268.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8公里,下轄19個村(社區)108個村小組,總人口3.46萬人,是江門市唯一海島鎮。現有自用漁船1354艘、港澳流動漁船121艘,國庫船751艘、漁民2003人,大多靠海為生。川島鎮是廣東省濱海旅游特色鎮,近五年來累計接待游客超過500萬人次,旅游收入28億元。
鎮街說
未來川島將以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廣泛、持續、深入開展“生態、產業、旅游、文化、村居”五位一體村莊建設,推動漁農業增效、漁農民增收、漁農村增綠,實現“產村人”融合、“居業游”共進。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