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川島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川島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3-10-19 17:35:24 |

全文如下:
水澈沙白,柔浪輕舞。在山咀港碼頭乘坐客輪一上岸,映入眼簾的即是碧藍浩渺的海水。這個季節的上川島天藍海碧,一片片金色的沙灘與海水相互映襯,人仿佛在一幅幅天然油畫中行走。
位于江門市臺山市廣海灣西側的上川島,是廣東省第二大島,全島面積156.7平方公里,海島岸線長141.6公里,擁有12處優質海濱沙灘,自然岸線保有率高達93%。島上有原始幽靜的紅樹林、廣東省四大漁港之一的沙堤漁港以及省內最大的獼猴保護區,素有“南海碧波出芙蓉”之美譽。近日,上川島入選全國“和美海島”,島綠、灘凈、水清、物豐的人島和諧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扮靚海島高“顏值”

江門上川島上榜全國“和美海島”名單,圖為4A景區飛沙灘旅游度假區。江門市自然資源局供圖
從三洲港碼頭乘車10分鐘即可到達飛沙灘旅游區,眼前迷人的景色令人挪不開眼。飛沙灘是島上唯一開發的沙灘,全長4800米,由于大風起時,沙灘飛起一層潔白細沙,因此得名“飛沙灘”。
“隨便一拍就是一張大片,不需要濾鏡,美得不像話。”佛山游客梁潔趁著暑假帶著孩子來海邊度假。“這邊海水非常干凈,安全措施也做得非常到位。”她說。

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勾勒出上川島生態旅游的主色調,而上川島的沙灘水質、沙質都被保護得非常好。為保護景區的環境潔凈,飛沙灘旅游區副總經理林榮波介紹,飛沙灘旅游區對海浴場、望魚石、迎客石、婚紗攝影基地等景區及碼頭到景區段的道路,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為游客營造干凈、舒適的旅游環境。

目前,上川島已經實現生活垃圾、污水100%無害化處理。隨著海島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居民自愿參與到海島環境保護中,共繪和美新藍圖。
“島上的垃圾都是每天通過垃圾轉運車集中收集外運的。”林榮波向記者介紹,為了更好地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垃圾都是在島收集、運輸和壓縮打包,通過海上船運至市區,再轉運至垃圾處理場進行無害化處理。“污水都是通過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后再進行排放的,保證島上海水的干凈無污染。”林榮波帶著記者來到飛沙灘旅游區生活污水處理廠,該處理廠主要收集處理上川島飛沙灘旅游區游客產生的污水,日處理量可達到1200噸。

上川島的美,美在碧海藍天的海岸線,美在自然天成的海水浴場,美在淳樸清新的漁港風情,也美在童話般的風車山……清晨5點半,已經有不少游客在沙灘上等待著海上日出;傍晚時分,走到海灣旁的紅樹林,這時海水開始退潮,裸露的泥土上大片紅樹林展現在眼前,林木蔥郁,樹上白鷺翔集,樹下魚蝦游弋。
川島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劉桂梅向記者介紹,紅樹林主要分布在上川島的中部、下川島的北部和西部的陸地與海洋交接帶的灘涂淺灘,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的樹枝和花果落入茫茫的海灘,滋養著周圍的生物,是魚蝦繁衍生息和小鳥棲息的天堂。

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士”“地球之腎”。多年來,上川島紅樹林大力推動紅樹林的修復與保護工作,使紅樹林面積擴大到現在的3500畝。劉桂梅說,附近的村民也都很積極配合他們的保護工作。
“刮臺風的時候,就是這片紅樹林守護著我們的家,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孩,都知道紅樹林很寶貴。”附近羊頭沖村的村民甘英姿說,她們都很愿意參與到紅樹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中去。
海邊有座花果山
上川島因海島風情為人熟知,而偏居一隅的獼猴自然保護區“低調”許多。“我們不希望人類活動影響到猴群的自然繁衍和活動,所以不搞景區、不收門票,只開展科研和科普教育活動。”上川島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科研宣教科負責人洪軍表示。

成年獼猴為小獼猴梳理毛發,捉掉身上的蟲子
隨著護林員吹響手中的大海螺,將番薯塊撒滿一地,獼猴們便迅速圍到樹蔭底下,有的連蹦帶跳,有的在樹上一連串騰躍秋千,一眨眼便集合完畢,一邊爭吃,一邊唧唧咕咕地打鬧。
“那個大塊頭的就是猴王了。”洪軍指著一只體型稍大、屁股通紅的獼猴向記者介紹,獼猴是群居動物,通常在猴王的帶領下集體行動。目前,保護區內共監測到25個猴群,約2200只獼猴(其中包括了散猴)。
據悉,由于大海阻隔,棲息在這里的獼猴是廣東省猴類種群中血緣最純、生物價值最高的。因此,保護區通過投食的方式,招引了一個群落的獼猴“落戶”。記者看到,科學試驗區里有松樹林、假山、水池,153只獼猴每天在此嬉戲玩樂,有的追逐打鬧,有的悠閑踱步,還有不少母猴背著小猴跳躍上樹。“母猴非常寵愛她的小幼崽,走哪都是背著、抱著小猴子。”洪軍說。
洪軍介紹,建于1990年的上川島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三面臨海,總面積達2281公頃。這里草木茂盛、物種豐富、四季野果不斷,是獼猴的溫馨家園。保護區成立后,經過加大巡查管護和宣傳力度,實行有效的科學保護措施,附近的群眾保護獼猴的意識得到加強,偷獵者大大減少,“猴子猴孫”也興旺了起來,獼猴數量比建保護區前增加1700多只,真正成了“花果山”。
洪軍是土生土長的川島人,他告訴記者:“十幾年前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們發現有群眾獵捕獼猴的現象,經過大量的宣傳教育,附近的村民和獼猴都能和諧共處了。”洪軍說,現在是龍眼、荔枝成熟的季節,偶爾還會發現小獼猴下山去吃水果,村民也不會去傷害它們。

臺山融媒供圖
近年來,保護區還多次與有關科研院所展開合作,致力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先后對保護區范圍內的獼猴、陸生野生脊椎動物、鳥類、植物等開展監測和調查,對保護區獼猴結構、分布狀況、種群、數量、活動特性、主要生活區域以及其他動植物的情況有了充分了解。
如今,保護區內除了獼猴之外,另有蟒蛇、大壁虎、金錢龜、貓頭鷹、穿山甲、水獺等多種珍貴野生動物;鳥類有75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7種;蝴蝶有100多種。區內植物種類繁多,據華南植物研究所的調查統計,這里的植物有110個科250個屬1000多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土沉香、兜蘭、桫欏等。
生態與生意兼得
上川島不僅是生態島,也是旅游島。近10年來,川島鎮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75.3億元。
據川島鎮規劃建設辦公室副主任鮑俊男介紹,川島鎮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優化海域資源,規劃海洋牧場建設,培育壯大旅游產業,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據統計,今年“五一”假期川島景區共接待游客約5.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98.99%。

林榮波介紹,暑期旺季每天過島人數都較平時大幅度增長。
“暑假旺季民宿入住率都超過80%,8月份預計能突破30萬。”去年4月,湯志敏在川島鎮開設的畔山觀海民宿正式對外營業。該民宿以臨近海岸的大別墅為主體,房間數量雖然不多,但精致舒適。開業時的顧客盈門讓湯志敏在上川島做民宿有了更充足的信心。4個月后,他又在上川島開設了第二家民宿。
民宿經濟的升溫,也讓不少當地人吃上了旅游飯。“我們回頭客很多,現在旺季每個周六日客房都是爆滿的,需要提前1個星期才能訂到房。”年哥民宿的老板甘萬年對記者說,他之前是做海鮮送貨的,收入不高且不穩定。8年前他看好川島的“旅游+”經濟發展,開始改造房屋,走上民宿經濟的致富之路,如今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現在,來的游客越來越多,甘萬年更加堅定了當初的決定。

△今年6月,江門在臺山上川烏豬洲海域正式啟動首批重力式網箱下海錨定安裝工作。江門日報記者 張浩洋 攝
上川島還積極唱響“海洋牧歌”,在上川島附近海域,一個個重力式網箱縱橫有序地在海面上密集排列,漁船穿梭其中,魚兒成群覓食。今年6月,在臺山上川烏豬洲海域,臺山市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該公司第一期重力式網箱下海錨定安裝工作,目前,該批30個周徑90米的深海重力式網箱已全部完成下海安裝。
“重力式網箱具有不占用近海海岸資源、養殖能力高、抗風性能強等優點。以金鯧魚為例,養殖周期一般為1年,單個網箱年總產量約5萬公斤,其投用后的產值十分值得期待。”臺山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符泳說。
今天的上川島,天更藍、島更綠、灘更凈、水更清、物更豐。在上川島采訪期間,記者所見處處皆景、民宿落地開花、環境整潔優美……良好的生態環境成了上川島居民的“幸福不動產”和“綠色提款機”。在這里,“生態美、生活美、生產美”的和美概念變得更加具體,更加生動。
(來源:臺山發布)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