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赤溪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赤溪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12-07-20 03:01:58 |
穩定是第一要務,鎮黨委、政府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平安赤溪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建立完善規范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制度體系,有效預防和及時化解群體性事件,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今年1-6月,我鎮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22宗,接訪64人次,現場調解及受理成功解決的案件19宗,矛盾調解成功率100%,無越級進省、進京集體上訪和非正常上訪情況發生,為推動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一、抓機構建設,促責任落實
一是狠抓綜治中心建設。鎮黨政領導對中心建設十分重視,能從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我鎮維穩綜治組織機構不斷健全,辦公室條件逐步改善。在硬件建設上,中心實現了“六個一”,即有一塊統一制作的工作門牌,有一個專門的辦公場所,有一套統一的辦公桌椅和必備的辦公用品,有一套資料齊全、檔案完備的文件柜,有一套標準規范的綜治工作臺賬,有一塊專門的綜治工作宣傳欄;在軟件建設上,配齊配強人員。按照工作的實際需要和各部門的職能,整合內部資源,發揮綜合優勢,實行聯合辦公,聯動聯調,共配備10名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處理中心日常事務,專兼職結合,保證了每起糾紛有人問、有人管、有結果,從軟件和硬件建設上基本保證了中心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是狠抓大調解組織網絡。加強村居調解組織建設,抓好轄區企事業單位等人民調解組織建設,筑牢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以鎮調委會為龍頭,以村、企業調委會和調解員、信息員、法制宣傳員為基礎,其他調解組織形式為補充,在每個村委會都設立了矛盾糾紛調解室,明確一名分管調解工作的領導負責,并與調委會協調配合,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配合聯動的基層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網絡體系,保證信息靈敏、暢通,確保矛盾糾紛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有效的發現、調處、化解。目前我鎮共成立11個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110村調解小組,共有人民調解員165名。
二、抓機制建設,促運作規范
一是建立矛盾糾紛排查機制。每月至少安排一次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在特殊時期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和事關群眾利益的各類矛盾和隱患進行全面摸查,分析研究,并作出安排部署。每月定期召開分析例會,聽取綜治成員單位、各村居接待群眾來信來訪、排查化解矛盾情況;分析新情況、新特點、新動向;交流糾紛調解經驗,安排下一步工作。
二是實施聯合調解機制。為集中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矛盾和治安問題,我鎮積極整合各方力量,著力調處矛盾糾紛。特別是針對牽扯面大、群眾敏感的問題,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等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統籌協調,緊密配合,結合各自業務,運用經濟、行政和司法手段進行調解,確保矛盾及時化解。
三是強化工作責任制。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執政理念,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履行維穩綜治工作領導責任制和單位部門責任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與目標,落實責任人,將每起糾紛具體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做到定牽頭領導、定責任單位、定責任人、定辦結時限。對因工作不力導致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的單位及村居,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對相關單位和有關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
三、抓矛盾化解,促穩定發展
一是創新維穩方式。首先,變“坐門等訪”為“主動下訪”。采取開門接訪,主動接訪,重點約訪,及時回訪等方式,“面對面”廣泛聽取群眾訴求。其次,變“單獨處理”為“共同參與”。發揮中心(站室)聯合調處能力,組成專案調處小組,共同參與調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構建維穩工作大格局。最后,變“一時息事”為“徹底解決”。堅持因案施策,因人施策,對于訴求合理,符合政策的,及時處理;對一時不能解決或難以解決的,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疏導工作,穩定上訪者情緒,求得群眾諒解并盡快解決。
二是突出工作重點。切實做好重點時期、重點人群、重點人員的信訪穩定工作,集中化解突出矛盾。今年4月份,鎮綜治辦提前對廣東省第十一屆黨代會期間可能存在越級上訪的不安定因素進行排查摸底,通過實地走訪,群眾座談、干部交流等形式,及時掌握可能產生矛盾糾紛的苗頭,全面開展矛盾糾紛“大化解、大接訪”活動,在黨代會期間排查出的3起糾紛均得到有效化解。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